四季发病的一般规律

冯玉华

<p class="ql-block">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四讲:</p><p class="ql-block"> 所以春生病,病多鼽血;夏生病,病多里寒泄泻;秋生病,病多风症(外感风邪或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虚风内生所致的证。包括外风证和内风证。);冬生病,病多痹厥(痹厥:肢体疼痛麻木之病。)</p><p class="ql-block"> 所以冬天只要善于保养阳气,不做剧烈运动,春天就不会发生鼻清水鼻血之疾,也不会得颈项的病,夏天就不会得胸部的疾病,冬天也就不会得痹症、飧(sun)泄(“夕食谓之飧。以食之难化者,尤在于夕,故食不化而泄出,则谓之飧泄。此俗所谓水谷痢也。”)、汗出等疾病。</p><p class="ql-block"> 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如同树木的根草一样。所以冬季善于保养精气,春天就不至于生温病(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又称温热病[1]。属广义伤寒范畴。)</p><p class="ql-block"> 夏天是应该出汗散热的,如果应该出汗而不出汗,到了秋天就会得风疟(疟疾)的病。这是四季发病的一般规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