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伊朗,生活着四百万的库尔德人 ,他们主要居住在伊朗西部的库尔德斯坦省。</p> <p class="ql-block"> 在库尔德斯坦省城乡,到处能看到这样民族服装打扮的库尔德男人:肥大的灯笼裤、扎宽布跳色腰带、翘角的棕色坎肩、头系带流苏的头巾。</p> <p class="ql-block"> 他们这副穿着就是平时的生活装,并不是为节日或活动才穿。</p> <p class="ql-block"> 伊朗的许多库尔德人祖祖辈辈居住在西部大山里,对城市的诱惑无动于衷,满足地过着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半游牧生活。</p> <p class="ql-block"> 抱着想了解库尔德人,看看他们传统生活的目的,我们特意驱车前往伊朗库尔德斯坦省,去探访西部大山里的一个叫奥拉曼的千年古村。</p> <p class="ql-block"> 车一路向西,越来越靠近伊朗与伊拉克边境,路边出现伊朗的边防哨所。</p> <p class="ql-block"> 盘山公路爬升到海拔三千米。进五月了,这里还积雪皑皑。司机说再翻过一座山就是伊拉克了。这偏远大山里外人确实不易进入,村民也不便外出,战事也难波及。</p> <p class="ql-block"> 黄昏我们进入奥拉曼村,入住一家民宿。民宿里水、电、气齐备,燃气锅炉烧的暖气使房间温暖舒适,条件不逊于城市。满铺地毯的房间铺个垫子就是床,这是我们在伊朗唯一的一次席地而睡,满地是床的感觉是既方便又自在。</p> <p class="ql-block"> 一早我们就出门,踏着库尔德前辈铺就的石阶攀上山村。</p> <p class="ql-block"> 石径两旁房屋皆石块所砌。世代库尔德人用石头堆出一个山村。</p> <p class="ql-block"> 村里房屋也像马苏莱村一样依山排列,前面一家屋顶是后面一家的走道。</p> <p class="ql-block"> 不时有奇装异服的库尔德人擦肩而过。</p> <p class="ql-block"> 从背后再仔细瞧瞧库尔德人的翘角坎肩。</p> <p class="ql-block"> 许多人手捧着才买的一家人早餐——大饼。</p> <p class="ql-block"> 见到我们这些外人,村民都会露出善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在半山一处仅几十平米大小狭长的小广场上,几位早起的库尔德大叔闲聊着。</p> <p class="ql-block"> 库尔德男人的服装都是衣裤同色料的套装,胸口像西装敞开,露出里面的衬衫。</p> <p class="ql-block"> 库尔德人的衣服用料挺括,做工讲究。应该都是量身定做,才有这样丰富的色彩,才能这样合身。</p> <p class="ql-block"> 当我好奇他们宽宽的腰带竟严丝合缝看不到接头,不知是怎么缠上去的时。这位俊男爽快地解开腰带,为我示范了腰带的围法。他这一系列动作让我看到库尔德人的豪爽与友善(视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库尔德妇女的穿着并不奇特:彩色长袍,没见穿黑袍的。</p> <p class="ql-block"> 再攀几十级石阶,闻到烤饼的香味。一石屋墙上图示里面是家饼店。</p> <p class="ql-block"> 走进明亮的店堂,俩师傅正忙着做饼。一老一青应该是父子。缓慢转动的巨大铁平台上可同时铺烤十几张饼(视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时有人来买饼,饼是伊朗人的主食,所以每天家家都会有代表来饼店“报到”。</p><p class="ql-block"> 伊朗没有支付宝之类电子支付,人们从买菜到买机票都是刷银行卡,这也比钞票方便(视频)。</p> <p class="ql-block"> 虽是村级饼店,两师傅都身穿洁白的工作服,店堂台案干净整洁。</p> <p class="ql-block"> 每个饼的面团没有八两也有半斤,一张饼足够两三个人吃一顿。师傅的这个动作把我打动: 每块做饼的面团都放到秤上称重,多了切下来,少了补上去,确保不短斤少两。</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一细节,我看到店家的自律和对信誉的看重,这样师傅做的饼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每次我看这段称面团的视频,都会生出对这位山村饼师的敬意(视频)。</p> <p class="ql-block"> 这饼是发面饼,新烤出的饼外脆内松软,喷香可口。但如果早上买了放到中午吃,饼就发硬了,所以人们一次都不会买太多。</p> <p class="ql-block"> 被师傅们做饼的程序所吸引,我在饼店逗留了好一会,同时在饼店也“会见”了不少村民。</p> <p class="ql-block"> 一位等新饼出炉的库尔德大嫂向我们这两位外国游客发出了邀请: 去她家做客。我们欣然应允(视频)。</p> <p class="ql-block"> 待她买好饼,我们着跟她再上几十级石阶,来到她石头垒就的家。</p> <p class="ql-block"> 一进门,库尔德大嫂就利落地在通透可眺望远山的阳台兼“客厅”铺开地毯。</p> <p class="ql-block"> 然后为我们端来茶盘,沏上茶,摆上才买的饼。</p> <p class="ql-block"> 我拿出一把小折扇送给库尔德大嫂。这扇子扇骨有雕花,扇面是中国画花卉,很有中国特色。她挺喜欢。</p> <p class="ql-block"> 大嫂说要去炒一个西红柿鸡蛋,进了屋。这时她的丈夫和睡眼惺忪的小儿子出现。面对我们俩不速之客丈夫表示着欢迎。</p> <p class="ql-block"> 随西红柿炒鸡蛋端上来的还有一盘核桃仁。</p> <p class="ql-block"> 见我们有些拘谨,大叔鼓动我们放开肚子吃。</p> <p class="ql-block"> 大叔给我们示范,撕块饼,用饼夹着菜吃。</p> <p class="ql-block"> 这时他们家二十岁的大儿子出现。同样睡意残存的他指点我们把核桃仁卷在饼里。这搭配吃果然香而可口。大儿子又用手掌拍碎了几个核桃,说这是自己家树上长的薄壳核桃。</p><p class="ql-block"> 在伊朗的日子里,我尝试过用蜂蜜、果酱、烤肉、沙拉等配饼,甜咸任意,吃出了各种滋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儿子才七岁,他打开书包,让我看他的涂鸦。我同时发现伊朗的作业本设计印刷都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 吃饱了,小儿子拾掇好书包,准备上学。父亲还给他准备了一盒牛奶。</p> <p class="ql-block"> 和中国父母一样,母亲对孩子一再叮咛。由父亲送儿子去学校。</p> <p class="ql-block"> 为感谢这库尔德人家的热情接待,我又拿一个系着中国铜钱的中国结送给他们。新奇的小礼品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这是奥拉曼村一个极普通的库尔德人家。男主人和儿子都是泥瓦匠。热情的大嫂也许是看远道而来的我们早餐没有着落,或认为作为游客的我们希望了解库尔德家庭,也许就是好客而邀请了我们,并尽她所能接待我们。让我看到了库尔德山民的淳朴、善良和真诚。</p> <p class="ql-block"> 吃了早餐,大儿子要去工地干活,小儿子去上学,我们也心怀感激地与一家人合影后离开。</p><p class="ql-block"> 补充说明一点,这库尔德一家人都不会英语,大家说话不过是各说各,我们从头到尾主要靠手势交流,沟通也很顺畅。</p> <p class="ql-block"> 大儿子送我们一段路,在靠近教堂处说他的工地就在下面,让我们继续逛。我们挥手告别。</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一座巍峨的清真寺屹立在半山间的石头民宅之中。</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主体全为石块垒就,气派漂亮,细看做工还很精致。</p> <p class="ql-block"> 绕一圈没见有通常清真寺的圆顶,也许这是库尔德风格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一个小山村竟有这样宏伟的一座清真寺,这意味着村里人为信仰倾注了大量财力和人力。</p> <p class="ql-block"> 我们和遛弯的村民相遇在人家的房顶上。</p> <p class="ql-block"> 老人头巾上的流苏,摇曳着库尔德男人传统而独特的审美追求。</p> <p class="ql-block"> 这老人一大早出来是要办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 老人在这个木器小作坊前停下脚步。里面的老木匠正全神贯注在忙碌着。</p> <p class="ql-block"> 老人进屋坐下,从怀里拿出层层包裹的一把斧子,请木匠配个斧把。两人商讨起来。我想这老木匠或许就做配木柄的活,做了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 我有点奇怪,在这个地处偏远人烟稀少的山村,库尔德村民为什么每天都这样盛装打扮,也没有啥外人来看啊!我寻思自古库尔德人以硬汉尚武闻名,或许这尚美能给他们带来男子汉的阳刚气概和矍铄的精神头儿吧。</p> <p class="ql-block"> 想到我们一些大城市的市民穿着睡衣进店购物或上街溜达,除了不在意自己形象,也有点损一个城市的形象。而这些库尔德人在少人光临的山村,仍始终衣着严谨,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他们也是维护着库尔德的民族形象。</p> <p class="ql-block"> 就在周边国家的库尔德人闹独立时,伊朗的库尔德人却十分安稳。因为他们在伊朗受到了平等待遇,并且追溯历史库尔德人还是波斯民族的分支,所以伊朗库尔德人很认同这个国家,满足于现状。</p> <p class="ql-block"> 2021年,伊朗的库尔德山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份遗产项目里包括我们拜访的奥拉曼村和另外11个库尔德山村。</p> <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遗产对库尔德山村的评价是: 自公元前 3000 年以来,库尔德部落一直居住在奥拉曼山谷地区,以农牧活动为生。数千年来,库尔德人成功地适应了这里的艰苦环境,保持了他们的传统文化。这文化依存包括建筑、习俗、服饰、传统仪式等,全面展示了库尔德人在这片土地上悠久的历史沉淀。</p> <p class="ql-bloc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和肯定,让这个少为人知的伊朗偏远山谷进入了我们的视线。</p> <p class="ql-block"> 在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奥拉曼村,我们试图窥一斑知全豹。但因为我们一行突然出现两位伤病员,必须要带他们进城检查治疗,所以缩短了逗留时间。我们只在早上逛了两三个小时,走了村子一半不到,只能算窥了“半斑”。</p> <p class="ql-block"> 但在这点时间里我们还是走进了久闻的库尔德人生活,点滴感受到了库尔德村民善良淳朴、吃苦耐劳和坚毅热情的品格。从这点上看,我还是窥到了“一斑”。</p> <p class="ql-block"> 路过库尔德斯坦城镇,聚上来的这些奔放的库尔德孩子还没像父辈那样穿起传统服装,但我相信他们以后一定也会爱上这行头的。因为库尔德人的服装可以说是伊朗各民族装束中最别致出彩的,它积淀着世代库尔德人独有的审美品味和民族自豪,会让库尔德男人更像个男子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