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b>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b>位于海口市美兰区东北部的东寨港,绵延50公里,面积3337.6多公顷,是中国建立的<b>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b>。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此为中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1986年7月9日经国务院审定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组织中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b>是中国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b><br><br>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景区美食红树林海鸭蛋、红树林鸭、椰子。<br><br><div>地理环境<br>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因<b>陆陷成海,形如漏斗</b>,海岸线曲折多湾,泻湖滩面缓平,<b>红树林就分布在整个海岸浅滩上,</b>共19科36种。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也是海南省十大旅游开发区。<br><br>区内以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的红树林、世界地质奇观"海底村庄",世界稀有鸟类及丰富海鲜水产而著称。<br><br>东寨港有"一港四河、四河满绿"之说。其东有演州河,南有三江河(又称罗雅河),西有演丰东河、西河,四条河流汇入东寨港后流入大海。这些河流每年有7亿立方米的量注入东寨港。暴雨季节,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港内沉积,形成广阔的滩涂沼泽。红树种子凭借"胎生"的独特繁殖方式,随波逐流地在水上漂泊,一遇到海滩就扎根生长发育,蔚然成林。</div> 自然资源<br>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型中的红树林沼泽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水鸟。世界上红树林有23科81种,海南有23科41种,最高达10米。很多<b>红树具有奇特的<font color="#ed2308">"胎生"繁殖现象</font>,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芽长成小苗后,同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来,插入泥滩只要2至3个钟头,就可以成长为新株。<font color="#ed2308">如果是落在海水里,则随波逐流,数月不死,逢泥便生根。</font></b><br><br>保护区面积3337.6公顷,保护范围8000多公顷,分布有红树植物19科36种,占全国红树植物种类的97.2%,其中红榄李、水椰、海南海桑、拟海桑和木果楝已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保护区内已记录鸟类208种,软皮动物115种,鱼类160种,虾类70多种。是迄今为止<b>我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保育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b><br><br>旅游特色<br>红树林<br>这里的红树林生长良好,丛林茂密。多数时候,东寨港海岸每天有二次潮水涨落。每月有二次大潮和低潮,其它时间潮水起伏不大。低潮可以看到红树林的根部和泥地,高潮可以看到红树林的树冠。潮水大涨大落和潮水小涨小落,景致各不一样。涨潮时分,红树林的树干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随波荡漾,成为壮观的"海上森林",有水鸟展翅其间,游人可乘小舟深入林中。近观红树,树干卷曲,地根交错,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依依偎偎,如龙如蟒,似狮似猴,象鹤象鹰,千姿百态,离奇古怪。树顶上,点缀着一簇簇白的、紫的、蓝的小花朵,在阳光映辉下格外绚丽多彩。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标志之一,能防浪护岸,又是鱼虾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br><br>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沙滩上特有的植物群落,它具有很多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生命力。红树林属红树科常绿灌木,树皮呈红褐色,树叶墨绿,其根、枝像交错的蛛网,十分发达。红树林有个奇特的功能,它的根、叶可以滤去使植物死亡的咸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长于热带地区沿海滩泥和海水中的绿色灌木。全世界的红树林有24科82种,其中16种是胎生植物,也是植物世界仅有以胎生方式繁衍生息的植物。由于胎生红树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世界上有红树林的几个国家都把红树林列为生态保护区,把红树林当做可贵的自然资源来保护。国际上现已成立红树林学会,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促进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br><br>红树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红树种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树上发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将胎根暴长成茎,上端生出两片叶子,变成一棵幼树。幼树一旦长成,便自行从母树上脱落。由于茎和根较重,幼树便垂直下坠,幼根很好地插入海滩泥中,继续独立地生长,一至二年后便可长成一株小灌木。<b><font color="#ed2308">从种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红树的这一系列创造生命的过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动物生养后代的行为相比。</font>适应海水,胎生幼树</b>,<b>红树的这两种特性是植物中独一无二的</b>,所以它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科学家和民众的高度重视。 野菠萝岛<br>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内还有一处野菠萝岛,岛上环境幽美,植被茂密。岛的一半是人工种植的像茶树一样的红树林,生机盎然,一望无际,甚至区分不清哪里是岛哪里是海。岛的一半就是野菠萝密林,阴森森黑黢黢。野菠萝树的气息根长出土壤外二米高,根和枝干相连,盘根错节,奇形怪状。野菠萝树学名叫露兜树,为露兜科热带小乔木,属红树族谱,是一种野生固沙植物。它的果实像菠萝,但却坚硬无比,几乎无法食用,因此当地人把它们叫野菠萝,岛因树而得其名。<br><br>海产品<br>东寨港还是海南著名的海产品出产地,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等海鲜。<br><br>景区美食<br>四宝琼山豆腐<br>南传统名菜。琼山,海南省地名(现为海口市琼山区)。"豆腐",并非豆制品,而是以鸡蛋清泡制,状如豆腐脑,洁白嫩滑,配以上鲜"四宝",味极鲜美。因最早出自琼山厨师之手而得名。<br><br>椰奶咖哩蚵<br>海南特产风味菜。蚵,学名"砗磲",也称"车渠"。因其背上垄纹如车轮之渠而名,海南俗称其为"蚵",其闭壳肌干制后为"蚵筋"。属海洋软体动物门砗磲科动物。产于南海区域,以西、南沙群岛出产最负盛名。此菜用椰子汁及咖哩油配制而成,独具地方特色。<br><br>瓦罐椰奶鸡<br>海南风味菜。取将要下蛋的小母鸡为主料,配椰汁、椰丝、上汤及多种味料,置瓦罐中慢火焖至熟,整鸡色泽、造型、质感和味道都恰到好处。<br><br>海南黑鱼丸<br>海南传统名菜。用新鲜墨鱼和猪肥肉配制而成。曾在海南及全国烹饪大赛中获奖。 <BR> 特点:墨鱼丸色泽洁白,富有弹性,入口爽脆,味道鲜美,宴席菜和家常菜 均可适用。<br><br>景区特产<br>番荔枝<br>食用部分为假种皮、乳白色,味道极甜,有芳香,营养丰富,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铁的含部分水果之首。<br>番荔枝<br>番荔枝<br><br>山竹<br>果实球形,果皮较厚,黑褐色,白色果肉,肉质嫩滑味甜,品质优良,有"热带果后"之称。<br><br>菠萝<br>果型圆筒形,松果味,果肉淡黄色或金黄色,肉厚多汁,香脆可口。菠萝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是四大热带水果之一。果实含有菠萝酶,有帮助消化蛋白质、治支气管炎、利尿等功效。<br><br>槟榔<br>四大南药之一,嚼槟榔有利于健齿也可降血糖。槟榔是名贵的中药材,又是嗜食品,是中国东南沿海人民的嗜好品和逢年老祖宗节或喜事节日的迎宾敬客的佳品,是极具热带风光情趣的观赏植物。 媒体评价<br>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从组"与"网络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div><br></div><div>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分成了<b>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穴、沼泽湿地</b>等<font color="#ed2308"><b>15个类型</b></font>。其中,<b><font color="#ed2308">东寨港红树林被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font></b><br></div> <h5><i><u><br></u></i><i><u>本栏目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内容编辑部分来自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因无法联系原作者,若涉及不妥,敬请联系,即可删。</u></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