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传承

旺旺旺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故乡那轮明月》之十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耕云种月》第五十八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爸爸,我和张科已经商量好,玥玥是老二,就起名陆姓。"五年前,大女儿佩珊二胎刚生下后不久,就给我打来电话,让我给起个名字。"跟张家姓一个,跟我们陆家也姓一个,张家的两位老人也是同意的!"</p><p class="ql-block"> "这么做是最好的了,姓氏的传承也很重要!"听到这个好消息,自己的心情微微有些小激动。"也是!这样做,就传承了我这一支人的陆姓姓氏!"</p><p class="ql-block"> 我的大女儿佩珊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第一中学教书,经人介绍,她与当地青年张科相识并结婚。对我家而言,属于嫁闺女,后代随父姓也无可厚非。两个孩子各姓一个,两家人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 "为后代争起一个姓氏,多好的一个家庭,被闹得鸟兽散!"在十多年前,国家还未放开二胎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一对夫妇都只能生一个孩子,不得超生。许多本来就属于独生子女的夫妇,限定了只准生一胎,呈现出4:2:1的家庭模式。有些结了亲的双方老人,由于受到传统的传宗接代的宗族观念的影响,为了争夺第三代人的姓氏,大费周章,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待到最后,好端端的一个家庭被给活活拆散!</p><p class="ql-block"> "姓张姓李都一样,都是属于结亲双方家庭的亲骨肉,只是称呼不同罢了!"当我们看到身边因家族姓氏传承而酿成家庭悲剧的时候,心里很不好受……</p> <p class="ql-block">  自己是个家族观念很强的人,对家族文化的认识已经根深蒂固,总是希望家族能够人人团结和睦,大家共同进步和发展。所以,从小受到父辈耳濡目染的宗族观影响较深,对自己的陆姓姓氏十分看重,因为姓氏是一个家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最好方式和载体。虽然婚姻法明确规定:"孩子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但实际上做起来,随母姓并非那么容易……</p><p class="ql-block">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子女都会随同父姓,认为只有儿子才有可能传宗接代,后代的姓氏也就几乎落到男方身上,女方除了招婿,姓氏也就随着嫁出后而终结!"重男轻女"的传统陋习一直在困扰着那些只生有女孩子的父母们!</p><p class="ql-block"> 我家有两个女儿但没有儿子,虽然全部都跟随我姓,但一直以来困扰着我的,是当女儿出嫁后,陆姓也将会随着在下一代消失。好在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步改变,加之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后,两姓人的后代经协商可各起一个姓,这就为家族姓氏的延续、家族文化的传承创造了前提条件。</p><p class="ql-block"> "以后生了大孩随李姓,二孩随陆姓,同时还要照管双方的父母"三年前,二女婿李家上门来提亲,双方当场约定俗成,一拍即合。两个孩子结婚一年后,在"平安夜"生下一个胖墩墩的虎宝宝,遂起名为李盛平,喻为"盛世太平"……</p> <p class="ql-block"> "二爸(叔),您老到湛家上门,弟弟妹妹们全部都起名姓湛,咋个连姓陆家的都没有留下一个?"自己还在很小的时候,在外工作的堂叔陆书清回乡省亲,堂哥陆春恒毫不留情地质问起叔叔来。"姓名虽然只是一个称呼,但家族姓氏需要去代代传承,一旦姓氏断代,宗族代继传递也就无从谈起!"</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在上迪里自己的陆姓家族中,跟许多其他家族一样,在不知不觉中,"二子上门"已经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二叔陆书清倒插门后虽然有四个儿女,但陆姓已经随之消失。堂二哥陆春元在胡家生有一子,起名胡姓,离婚后跟着他的母亲远嫁,虽为陆姓骨肉,但总让人觉得不是很亲,大家很少互相走动,再过几代人,他可能连陆姓都记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我这个二子的幺儿吃尽了上门女婿的苦楚,加之两个孩子都是女儿,更得不到丈人家的待见,遭尽了白眼和百般的刁难和责难,被净身出户,家产没有份。好在自己不等不靠,在艰难的岁月里白手建起家,含辛茹苦地把两个女儿抚养长大并培养成才,并都全部将冷姓改为陆姓,以传承自己的家族姓氏和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 "家族姓氏传承固然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融入家族优秀的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的自立精神、厚德载物的磅礴力量……"(写于2023年7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