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专家简介</b></p> <p class="ql-block"> 刘健智,教育学博士,教育部国培专家库人员。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师范技能实训中心主任、研究生导师、国培等培训首席专家、坊主。主要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研究。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物理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中学物理》杂志副主编。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鲁科版高中物理教材副主编。擅长教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性教材重构、教学设计与教研论文指导。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课程•教材•教法》《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物理教师》等核心期刊30余篇。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研修主要内容</b></p> <p class="ql-block"> 上午,刘健智教授演讲的主题是“核心素养下,中学物理创新性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刘教授首先阐述了“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许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容易把这两个概念搞混淆,教案主要讲的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而教学设计研究的是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问题,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了以下九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b>一、教材分析</b></p><p class="ql-block">1.初看教材:看教材目录的框架,看内容的结构、看习题是否与内容匹配;</p><p class="ql-block">2.看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p><p class="ql-block">3.精读教材:看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得重构教材、查看资料。</p><p class="ql-block"> <b>二、学情分析</b></p><p class="ql-block"> 分析知识基础、思维基础、能力基础,要预测学生能不能听的懂?实验等是否看得清,刘教授还引用了一句话叫“千万不要偷偷摸摸做实验”,意思是只有前面几个同学看得到,然后实验现象、结论是看得到的这几个同学告诉大家的。</p><p class="ql-block"> <b>三、教学目标</b></p><p class="ql-block"> 1.物理观念</p><p class="ql-block"> 2.科学思维:包含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科学创新</p><p class="ql-block"> 3.科学探究:包含问题、论证、解释、交流</p><p class="ql-block"> 4.科学态度与责任</p><p class="ql-block">刘教授还讲到:应该把教学目标写成学习目标,主语是学生,但学生的主语要省略;教学目标尽量多,但不能贪多,这是两个不矛盾的词;教学目标尽可能可评价。</p><p class="ql-block"><b> 四、教学重难点</b></p><p class="ql-block"> 要准确、精炼。</p><p class="ql-block"> <b>五、教学方法</b></p> <p class="ql-block"><b>六、教学流程图</b></p> <p class="ql-block"><b> 七、教学过程</b>(包括教学环境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p><p class="ql-block"> <b>八、板书设计</b></p> <p class="ql-block"><b> 九、教学反思</b></p> <p class="ql-block"> 在演讲结束后,刘教授毫不保留的把多年积累的优秀教学设计分享给了每一位学员。</p><p class="ql-block">以下分享的是其中的一篇优秀“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听了今天的讲座,让我感触最深,专家们能收获如此之高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他们对教育事业始终不变的激情、热爱和卓越的追求,他们始终坚持把完美当习惯、用创新做引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细扣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细品每一句话,注重整体模型构建,从内到外、从微观到宏观全面把握住整体布局,且紧跟时事,掌握最新动态,始终走在教育的前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注重细节、苦干实干、开拓创新、奋勇向前,努力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