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巴瓦

清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寻找巴瓦(一)</span></p> <p class="ql-block">  当人们感受到乐趣,就如同我在设计和建造房屋时所感受的一样时,我发觉根本无法用分析的、条条框框的方法来描述其确切步骤。我深信建筑是无法用言语来解释的,我一直喜欢看建筑,但不喜欢阅读有关它们的解释:建筑无法被完整解释,必须去体验。—— 杰弗里·巴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疫情三年,第一次踏出国门,开启我们的斯里兰卡《寻找巴瓦》之旅,女儿笑称这是一场文化之旅。因为我们的行程基本是按照一路参观和体验巴瓦的作品而制定的。</p><p class="ql-block"> 之前对于巴瓦,我并不熟悉 ,甚至闻所未闻,女儿买的几本有关巴瓦建筑的书,搁在书架上蒙尘也未翻阅,直到出发前几天,才粗略翻看了几下,也没留下很深的印象。随着行程的深入,巴瓦的形象才逐渐立体和鲜活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在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国, 有这样一位亚洲最被低估的建筑师,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简单舒适的房子。他被称为“亚洲建筑之父”,很多人对他闻所未闻,他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斯里兰卡的建筑风格。他是被称为“兰卡之光”的国宝级建筑师。他就是杰弗里·巴瓦。</p><p class="ql-block">杰佛里·巴瓦 </p><p class="ql-block">1919-2003</p><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国宝级建筑师</p><p class="ql-block">阿卡汗建筑奖终身成就大奖的获得者</p><p class="ql-block">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将他列为“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p><p class="ql-block">四十余年的实践,创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建筑原型,热带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代宗师,因此也被称为“亚洲建筑之父”。</p><p class="ql-block">一代宗师巴瓦一生也是充满传奇。富二代、同性恋、终身未婚、狂热旅行爱好者、38岁从律师转行建筑。1919年,巴瓦出生于当时的英国直辖殖民地锡兰。他的建筑生涯颇具传奇色彩:出身法律世家的他,最初为英国剑桥毕业的律师,并曾打算定居意大利。在锡兰脱离了英帝国的殖民统治后,巴瓦回到家乡,在朗纳冈嘎买下一处荒废的橡树园。正是这里激起了他对景观和建筑的兴趣,他想建造自己理想中的花园,然而发现自己没有把自己想法付出实践的技术知识。1954年巴瓦赴伦敦建筑联盟学院学习建筑。巴瓦也是这个时候由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一位勉为其难的律师转变为一个建造者和景观设计师,成为独立后的斯里兰卡最多产最有影响的建筑师。</p> <p class="ql-block">  到达科伦坡的第一天,我们就去了巴瓦33街自宅。这是巴瓦早期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自宅。位于斯里兰卡·科伦坡33号街的住宅,是巴瓦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中心。他于1958年租下了这里的一间平房作为临时居所,而随后的十年间他逐步收购了周边的三间小屋,将其改建成如今的住宅样貌。▫️</p><p class="ql-block"> 为了给丰富多样的收藏品提供一个干净的展示背景,住宅采用白色水泥地板,而墙面则为乳白色的油漆饰面,建筑本身简洁的线条和空间序列和斯里兰卡本土建筑的浓烈色彩巧妙地结合,形成了住宅独一无二的建筑面貌。</p> <p class="ql-block">巴瓦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巴瓦的劳斯莱斯</p> <p class="ql-block">巴瓦的卧室更加体现了主人的情趣,床头两侧的木椅上各放一个体型较大的动物玩具,门后放着收藏的十几根各式各样的拐杖。可惜不允许拍照,没留下珍贵的图片资料。</p> <p class="ql-block">出了巴瓦自宅,我们步行来到巴瓦的工作室,这里已经改成了画廊咖啡厅。它既是一家私人艺术画廊,又提供简餐,已然成为科伦坡最受欢迎的聚会场所。</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水池长廊非常动人</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铁艺人像</p> <p class="ql-block">穿过巴瓦工作室进入最里面的花园庭院改造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巴瓦工作桌改成了甜品展示台</p> <p class="ql-block">  不管去何处旅行,我都喜欢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因为这个地方所有的历史都藏在博物馆里面,看着里面的每一件藏品,我仿佛在看流动的时间,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艺术的更迭。</p> <p class="ql-block">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博物馆,位于首都科伦坡市中心,是一座双层的宏大白色建筑。1877年建立,1980年建成新馆,馆内收藏斯里兰卡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包括各种石雕像、铜雕像、宝石、武器、画作以及康提王朝时期的各种编织品、金属制品、民俗手工艺品、最后一代康提国王的铠甲等。还有从康提运来的狮子王座,各地出土的中国瓷器。其中收藏的“郑和碑”是郑和访问斯里兰卡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郑和碑和各地出土的中国瓷器,遥想郑和六百多年前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七次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不由得顿生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后门座椅上的妇人,安静而祥和,在旅途中,打动我们的往往是不经意的那些小细节,有光影的地方,也会格外的动人。</p> <p class="ql-block">科伦坡贝拉湖水中寺(希马玛拉卡寺),对面是斯里兰卡最壮观的斜坡大厦,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和古典的宗教建筑融合在一起,别有风味。</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水中寺,已是华灯初上,人疲肚空,本想随便吃点回宾馆休息,女儿坚持要去科伦坡夜市,奈何不了这个吃货,只好打车前往。来到夜市, 顿时被浓浓的烟火味吸引了,行人熙熙攘攘,每一家小吃店前都香气四溢,炊烟袅袅。店主大声吆喝着,热情地介绍自己的小吃。由于不确定网红店的具体位置,我们两个在街上来回徘徊,引得不少追随的目光。更有甚者,直接拦着要和我们合影,然后开心地向同伴炫耀。我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也不觉得乏了。</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打卡的网红店,店主用勺子挑起来的是牛脑哦!</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最喜欢的薄煎饼</p><p class="ql-block">用米浆、椰子、椰奶、糖做成的煎薄饼从斯里兰卡的传统早餐,演变成火爆街头的特色小吃。煎薄饼是用类似于成都蛋烘糕的小平底锅煎的,煎成一个小碗形状。然后再在“碗”里放鸡蛋和斯里兰卡特有的辣酱,风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的海上小火车已经成了当地比较标志性的打卡旅游项目,很多中国游客来到这里旅行,都会专程前来乘坐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这排简易的平房就是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一元钱(40卢比)一张票,也没有人检票</p> <p class="ql-block">和当地人坐在一起等车,好像一下子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新国会大厦由国际知名建筑师杰弗里•巴瓦设计建造。位于科伦坡城新规划区一个四面环水的岛上,除了政治功能以外,也是科伦坡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从老城区驱车到新国会大厦门口大约四十分钟,当我们赶到时,门口除了一群参观的学生,并无一个游客,大门两侧都是全副武装的特警,门口的警卫室或站或坐着几个人。当我们说明来意,其中一个像外交官似的人告诉我们说今天在开重要会议,不能参观。听说我们是中国人,特意来参观巴瓦的建筑,又让我们稍等,他请示一下。说着拿起电话,一番沟通之后,抱歉地向我们摇了摇头,说今天不行,下周一可以。我们识趣地退了出来。不能近距离参观,我们打算环湖步行一圈,远距离观察一下也好。湖边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都是荷枪实弹的特警。可能是站岗也挺无聊,视线一直追着我们,弄得我们拍照也不敢明目张胆。远远地拍了几张照片,稍稍逗留了一会儿,我们就离开了。临走时,估计特警们看我们两个弱女子也不像间谍的样子,还向我们挥手道别。</p> <p class="ql-block">远眺新国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持枪特警</p> <p class="ql-block">这张是网上下载的近距离国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