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苍苍寰宇,浩浩星海,天地之间,山川之上,响彻着一个伟大、亲切的名字,在他面前,上帝敬若三分,神仙自谦不如,皇帝伏身叩拜,将军跪下磕头……他的名字叫爹娘!</p><p class="ql-block">爹娘是谁?爹娘是天使,是菩萨,是活佛。是生“我"的人,给予“我“生命的人,是“我"的生之源、命之根,是“我从哪里来”的终极答案。没有爹娘,就没有“我"。</p> <p class="ql-block">人生有许许多多的选择,唯有爹娘不可选择,爹娘是人生的唯一。爹娘是儿女的母体,儿女是爹娘的命根。</p><p class="ql-block">爹娘是儿女呱呱坠地起,一口奶一口饭把儿女喂大的人;是一把屎一把尿,眼含泪、脸含笑把儿女拉巴大的人。</p><p class="ql-block">爹娘是谁,爹娘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教给儿女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儿女的成长,是爹娘的汗水和泪水浇灌的。</p><p class="ql-block">爹娘是谁,爹娘是把儿女当成心头肉的人,把所有的疼爱倾注在儿女身上,儿女小时候,捧在手里怕掉了,抱在怀里怕跑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举在头顶怕摔着;</p><p class="ql-block">儿女长大后,在爹娘眼里永远是孩子,儿女悲伤了爹娘去哄,儿女笑了爹娘高兴,儿女累了爹娘心痛,儿女苦了爹娘纠心;不管儿女在身边还是走多远,儿女的一举一动,都牵着爹娘的心,拽着爹娘的情。</p><p class="ql-block">爹娘是谁,爹娘是耕田耙地的牛,是风雨穿飞的燕,是负重前行的骆驼,是不停旋转的陀螺,爹娘是天下最无私最慷慨的人,为了儿女,宁愿吃尽天下所有的苦,甘愿承受天下所有的累,情愿担起天下所有的难。爹娘可能很普通、不富有,但爹娘都是穷尽全力给儿女最好的人。</p><p class="ql-block">爹娘为了儿女,不惜献出自己的血,不惜割下身上的肉,不惜以身护子,不惜以命换命。对爹娘来说,儿女就是生命的全部。</p><p class="ql-block">爹娘是谁?爹娘是儿女的天和地,是儿女的太阳和月亮,是儿女的阳光和雨露。</p><p class="ql-block">爹娘是儿女的扶手,儿女的依靠;儿女的家园,儿女的港湾。</p><p class="ql-block">爹娘是儿女热天的阴凉,寒天的衣裳;是儿女雨天的伞,挡风的墙;是儿女最坚实的后盾,是儿女的“仆人”和“靠山”。</p><p class="ql-block">爹娘年轻时,为儿女不辞辛苦日夜操劳,年龄大了,该歇息了,仍对儿女牵心挂肚,能帮一点帮一点,能做一点做一点,能疼一点疼一点,如蚕吐丝直至终老。</p><p class="ql-block">爹娘对儿女的疼爱,融在血液中,长在骨子里,伴随生命全过程,是一生一世的牵挂和爱恋。</p><p class="ql-block">“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是爹娘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君不见,天底下最累的是爹,最苦的是娘。都说德国的车好,瑞士的房好,日本的媳妇好,中国的爹娘特别好,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看看爹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是多么辛苦;</p><p class="ql-block">依偎着爹娘“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是多么幸福;</p><p class="ql-block">面对爹娘“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是多么愧疚;</p><p class="ql-block">想想爹娘“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萌生多少感叹和感恩;</p><p class="ql-block">挽扶着爹娘,“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触摸到多么大的差别!</p><p class="ql-block">爹娘是谁?爹娘是儿女最大的恩人,最高的贵人,最该感恩、报恩、孝敬的人。</p><p class="ql-block">生为人子,顶天立地,谁都不欠,只欠爹娘。</p><p class="ql-block">“谁言寸常心,报得三春晖"。心怀感恩,孝敬我们的爹娘吧,爹娘把我们养大,我们陪爹娘变老,是为人子的基本责任和良心。尽心尽力孝敬爹娘,爹娘心头暖,儿女心里安。孝敬爹娘,就在当下,没有来日方长,“子欲孝而亲不待",是一生的遗憾和愧疚。</p> <p class="ql-block">百善孝为先。其实,做个孝子并不难,只要把对待领导的态度,对待子女的关心,对待朋友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宽容,拿出部分给爹娘,你就是个孝子!</p><p class="ql-block">是啊,爹娘对儿女孝敬的要求并不高,不要求儿女做《24孝》的典范,不要求儿女整天围着爹娘转,只要儿女常回家看看,陪爹娘唠唠嗑,散散步,洗洗衣服做顿饭,病了给予照顾,克服“色难”,给个笑脸就够了。</p><p class="ql-block">说白了,孝敬爹娘既是儿女的天职和本份,也是家道家风的传承,敬爹娘也是敬自己,人人都有老去时,你做的如何,你的儿女就对你如何,“不盼我儿孝敬我,只愿我孙像我儿"。世事轮回,因果报应,家道家风亦如此。</p><p class="ql-block">愿做儿女的明白:敬爹娘,就是敬天地,敬菩萨,敬佛祖;孝敬爹娘是最高的人品,最质朴的良心;孝敬爹娘是最好的风水。</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要真切地感谢著名作家家国旺老师,感谢他近期发表的热文《中国爹娘》。是它成就了我的新作美篇:我的父亲母亲。</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沈子清是一个善良而任劳任怨的人,少年读过私塾,在家是独生子,由于父母过早离世,只能早早离开家乡绍兴东浦到上海学生意谋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站稳了脚跟,在一个店名“中一”的百货店当店员。娶妻生子租房养家艰难度日子(听母亲说生过八个儿子,只剩下你们兄弟三人)。父母亲的人生一半在旧社会一半在新社会。1948年11月我出生了,上海也解放了,从此给父母带来了喜悦,看到了光明,好日子有了盼头。</p> <p class="ql-block">随着公私合营大环境的变化,父亲的工作单位也在更换,自从我有记忆起,父亲就一直在金陵东路针棉织批发部上班了。记忆中父亲早上7点半就要去上班了,晚上7点以后才回家。午饭和晚饭都在单位食堂吃的。最让我和弟弟高兴的是父亲有时候还能从食堂帶回面食类的点心给我们吃。过年逢节父亲还常带着我们去城隍庙去大世界玩,去人民广场看烟火,去亲戚家串门。66年国庆节带着我和弟弟回过一次绍兴走亲戚,对我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次,对父亲来说也是上海解放以来仅有的一次。</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的任劳任怨热爱本职工作的做人态度表现在61年下半年新民晚报的一篇《木纱团“团长”沈子清》的中篇报导中。事后父亲曾告诉我在工作中时常有客户来批发部购买木纱团,但配不到相对适宜的颜色线。父亲对此事特别上心,有空就多次去制线厂联系业务,最后在制线厂有关人员的配合下,生产出多种与织布颜色相宜的缝制线。解决了客户的生产之需,得到了客户的表扬。父亲任劳任怨热爱本职工作的一贯作风也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先后被评为1960—1962年上海市劳动模范,1963年上海市六好职工的光荣称号。父亲评上市劳模,我们全家都很高兴,邻居们也都知道了,还跟我父亲说“准备上北京见毛主席”,一句不径意的话,竞让父亲很在意。</p> <p class="ql-block">父亲是1970年62岁时退休的。听父亲说是当时工作需要离不开,单位领导征求他的意见后留下的。在这以前单位领导还按排了一位大学生跟着父亲学徒,父亲跟这位大学生关係很好,我还在家里见过他两次。原因是这位大学生利用休息天从淘电子元件开始为我们家按装了一台5灯电子管收音机。一共化了三十元钱。最高兴的就是我和弟弟了。父亲退休后有一段时间还隔三差五地去单位走走看看。退休在家也没闲着和母亲一起照看孙子,打扫卫生,买菜做饭等都是父亲日常的家务活动。76年10月我和单位的小赵从淄博回上海结婚,父亲还陪伴我俩一起逛了西郊公园。还亲自做了水饺给我们吃。在生活中父亲为我们忙前忙后的身影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在家里父亲母亲不善言语,更不会在我们兄弟面前有任何粗话出现,而是言传身教地教育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热爱生活的人。我清楚记得母亲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菜好饭好点心,至今我在家做的巧果,八宝饭,酒酿,芝麻汤圆等就是跟母亲学会的。"妈妈的味道”让我记忆犹新。在日常生活中爹娘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从小生活在这样温暖和睦的环境中,由父母在身边百般地护佑我们快乐成长,我们兄弟三人深感无比幸福。我感恩我的爹娘,爹娘永远是我心中的佛。</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母亲》文中只为悼念曾经深爱着我们的爹娘。也想为我们的小辈们留下一些祖先的身影,(父亲的这张照片是当时南京东路王开照相馆特邀去照的)纵然从来没有见过面,了解一下总是好的,这也是做人的本份。生活的忙碌和奔波已经让我很内疚,在父母晚年时不能留在他们的身边好好照顾他们。2022年的春冬二季我的哥哥和弟弟也因病相继离世。悲痛的情绪久久不能散去,几经搬家遗失如今我只能用我还能收集到的零星老照片做成一集美篇,印成一本美篇书,使我们这些活着的家庭成员能方便翻阅悼念离我们而去的亲人们,留作我们心中永远的纪念。</p><p class="ql-block">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p><p class="ql-block">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p><p class="ql-block">呜呼!我终于明白人生在世,我们都是自然之子。父母的遗传和精神已经化作我心中的明灯,始终关怀鼓励着我,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力量。父与子,子与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敬畏自然,顺其自然,容入自然,在自然中演义人生,就象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p><p class="ql-block">2023年•夏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父亲沈子清 1908年3月——1977年1月</b></p><p class="ql-block"><b>母亲胡凤仙 1915年——1998年1月19日</b></p><p class="ql-block"><b>兄长沈宝根 1940年4月16日——2022年3月23日</b></p><p class="ql-block"><b>弟弟沈宝财 1951年7月8日——2022年12月13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