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言语训练练习小游戏

平舆县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中心

<h3><strong>游戏1:吹纸巾——帮助练习发音</strong></h3></br><h3>你和孩子,每人拿一张面巾纸,双手轻捏着纸巾上端的两角,下端对着嘴的位置,然后你示范给孩子看,口中发“p”的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透出的气流不带音)。</h3></br><h3> <p class="ql-block">这时你要提示孩子注意你发音时的嘴型,是双唇轻闭后瞬间吐气弹开双唇。发音正确时,会将面巾纸吹开,而且纸张上不会喷上口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游戏2:吹蜡烛—增强脸颊小肌肉肌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将10支小蜡烛排成一排,每支的间隔大约5厘米。点燃蜡烛后,让孩子吸一口气来吹,数数看他一次能吹灭几支蜡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你也可以找几个孩子一起来比赛,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孩子多吹几次来试试最多能吹灭几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游戏3:舌头运动—促进舌系带运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比较小的孩子,你可以将蜂蜜涂在嘴唇的外围,然后鼓励孩子用舌头把嘴唇周围的蜂蜜舔干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可以让孩子的舌头得到充分的运动,增加舌头的灵活度,有助于未来孩子说话时能将舌头放到准确的位置,也有助于孩子在语速快时保持发音清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大一点,你就不用涂蜂蜜了,可以让孩子站在镜子前面,做同样的游戏,这样孩子还能自己观察舌头的运动呢!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游戏4:扮鬼脸——练习口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发音时的口型,也牵涉到发音的准确度,所以,你可以让孩子面对镜子玩扮鬼脸的游戏,例如发“啊”的音时,嘴要张到最大,发“欧”的音时,嘴要变成圆圆的,让孩子对着镜子做不同的嘴型来发音,让他感觉不同嘴型发出的音有什么不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温馨提示:</b></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还要提醒我们的家长,当孩子发音不准确或有错误时,不要当面去纠正或指责他。因为这样不仅会增加孩子学习语言的挫折感和压力,还容易使孩子造成负面强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你把正确的音再说一次,只要多重复几次正确的发音,孩子自然就能学会了。</p> <p class="ql-block">平舆县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中心是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并由平舆县残疾人联合会主管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康复范围以儿童类的智力障碍、脑瘫、听力障碍、自闭症及融合教育为主。</p><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1日国务院出台了儿童康复救助制度,2018年11月,我中心经由驻马店市残联和驻马店市卫计委联合认证并审批为驻马店市首批市级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机构成员单位,认证准许服务范围是0-6岁智力障碍、脑瘫和听力障碍儿童的康复和教育。</p><p class="ql-block"> 根据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多样性的特点,中心专门组建了智障部、听障部、脑瘫部和融合教育部四个类别儿童康教服务部,四个部门协同开展儿童所需的各项康复救助服务,设置了筛查评估室、档案室、运动训练室、OT室、理疗室、生活自理训练室、集体课教室、个别化训练室、音乐室、沙盘游戏室、感统室和融合教育办公室等,更加全面的满足了参与救助儿童的康复和教育需求。</p><p class="ql-block"> 我中心常年为0-6岁有康复需求的智力障碍、肢体障碍和听力障碍儿童提供康复救助,经筛查合格后由中心统一安排实施康复训练,康复救助过程全免费。</p>

孩子

康复

发音

游戏

儿童

障碍

救助

舌头

残疾儿童

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