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六岁孩子的演讲水平

永远在路上

亿 豪 的 口 才 <p class="ql-block">  昨天,亿豪从大风车幼儿园暑期班回来,纵身一跃,跳上讲台(他把柜台当讲台),开始了他惯有的演讲。</p><p class="ql-block"> 亿豪这小家伙脑瓜灵,许多看似平平淡淡的事儿,到了他的嘴里,就会变得新奇起来。随着那童音高吭、抑扬顿挫、娓娓动听的讲述,加上他那自然流畅、配合得恰到好处的手势,看起来倒真有点像久经沙场的演说家!</p><p class="ql-block"> 昨儿个,他连着讲述的两件事,捉摸着还真有点意思,便随手拈来,把它归纳于两个标题:一是《包袱》、二是《逃课》。</p><p class="ql-block"> </p> 包                 袱 <p class="ql-block">  亿豪的聪敏之处,就在于他能抓住听众好奇的心理:小女孩写着作业,突然大哭起来!为什么哭呀?是被人欺负、还是做不出作业?亿豪不说,倒是“话分两头,且听下回分解”,故意吊起听众的胃口,介绍起人物来了:她是我的同桌,我比她高半个头,我问她她不说,然后我报告老师,最后才抖出包袱:原来小女孩突然大哭,是她想妈妈了!</p><p class="ql-block"> 行云流水,峰回路转,一气呵成,包袱解开时,嘎然而止,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令人叫绝!</p><p class="ql-block"> 演讲的艺术,重在曲,切忌平,名家高手称其为“抖包袱”:倘若亿豪此时讲:小女孩写作业想妈妈想哭了,先把包袱抖出来,绝不会有上述曲曲湾湾、包袱最后抖开的这个效果。</p><p class="ql-block"> 亿豪演讲时不肯让人拍视频,拍的只能是背侧影,遗憾的是开头还没抢拍到。</p> 逃                 课 <p class="ql-block">  严格地说,《逃课》的用词是不准确的。</p><p class="ql-block"> 事情发生在下课放学的铃声己响,而老师却全然不理会,依然手持拖把做着下课后清扫教室的最后一道工序。</p><p class="ql-block"> 可孩子们安静不了,心儿早已飞到了父母身边,好动猴急的亿豪更显得心急火燎,于是便有了他所讲述的《逃课》一幕。</p><p class="ql-block"> 机灵、狡黠、玩皮尽显其中!</p> <p class="ql-block">  亿豪演讲能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得益于他从小酷爱的唐诗宋词,他能背诵、朗读的毛主席、鲁迅诗词及唐诗宋词不下百首。</p> <p class="ql-block">  除了背诗,他还喜欢唱歌、打球、下棋,可谓愛好广泛:</p> <p class="ql-block">  亿豪不仅自己爱好唐诗宋词,还当起了小老师,教会了弟弟朗诵诗词,在哥哥的感染下,弟弟也爱上了背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