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太原城市记忆馆参观记

解德辉~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城市,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见证,更是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只有一座城市的发展变化,才能叠印成这个城市的独特气质。一座现代都市的文明,不仅在于高楼林立,更在于历史的传承与市民的文化认同。在城市走向现代文明之进程中,不仅需要传承历史文化,也需要记载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活历史”。太原城市记忆馆的定位,就是通过普通人日常生活记忆之小视角,讲述太原城市之变迁史,唤醒人与城市的关系意识,最终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 题 记</span></p> <p class="ql-block">  癸卯之年,仲夏时节,徒步探访南肖墙关帝庙,美丽邂逅太原城市记忆馆。</p><p class="ql-block"> 太原城市记忆馆,位于杏花岭区南肖墙关帝庙内,这是太原市为了充分发挥文物建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引入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共同打造了“太原城市记忆馆”,成为太原市文物活化利用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太原城市记忆馆,以关帝庙为载体,以太原“城市相册”为主题,以携带照片背景故事为展品,以老物件作点缀,定格太原人的童年、结婚之美好时刻,折射了当代太原人家庭生活之变化发展。馆内共陈列了2000余件(套)历史照片、实物,在东西两院落分设了“新生•希望”、“理想•探索” “开放•变革” “生活大爆炸” 和“锦绣•太原”五个主展区,通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五个历史阶段为叙事线索,运用大量图片、实物,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太原人日常生活翻天覆地之变化和太原城市风貌之巨大变迁。 </p><p class="ql-block"> 漫步展馆,琳琅满目的展品,记忆犹新的物件,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旧影像,一个个老物件,让人仿佛打开旧日时光,回望记忆岁月。 </p><p class="ql-block"> “70年,一辆车,半座城”的照片故事。一辆快“70岁”的自行车,曾陪伴捐赠人和家人走遍了大半个太原城。时光流转,自行车变摩托车,摩托车变小汽车……老物件承载着人们的美好记忆与生活故事,也见证着人们生活之变化和城市之变迁,留下了大时代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印记。作为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三大件”,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升级变换。但是,“老三件”的历史不会被忘记,还在我们的记忆里,在光影中追溯。</p><p class="ql-block"> 50年代结婚三大件:唢呐、轿子、一把糖;60年代结婚三大件:大木床、大衣柜和桌子、椅子等木制家具,凑够“72条腿”或“36条腿”;70年代结婚三大件:“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加收音机;80年代结婚三大件: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90年代结婚三大件:彩电、影碟机和摩托车;新时代结婚“三大件”:房子、车子和票子。这些老物件,曾经是家家必备品或人人羡慕物,如今,已成为老一辈人记忆里的美好回忆与念想。 </p><p class="ql-block"> 阴霾散尽,雨后初晴,所有的人都被新生的希望所鼓舞。每一个人都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工作,把每一个微茫的希望灌溉成绽放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激情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道道桥梁从天而降,多少不可思议的人间奇迹,在劳动者辛勤的汗水中横空出世。没有人是无足轻重的,燃烧的激情为这个时代带来了炫目的、异样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忽如一夜春风来。英语热、出国热、文学热、文化热、翻译热等精神生活被时代的阳光照耀。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摆放“三十六条腿”,以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四大件为代表的电器化时代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在闪光,新房子的钥匙,铝合金门窗,小牛皮沙发,镀金的餐具,镶水钻的太阳镜,刚做过美容的脸,衣袖上金线绣的商标,免税店买的口红和香水,调制解调器发出毕毕剥剥上网的声音...在生活的极大富裕中,人们像孩子一样惊喜着,全心全意地体验着。</p><p class="ql-block"> 观赏一张张旧照片,回望一个个老物件背后的“大时代小故事”,不禁又让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p><p class="ql-block"> 太原城市记忆馆,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一是所有展品都来自太原市民的捐赠,每个展品都携带着详细的捐赠人信息和故事。二是展区内不仅有反映市民日常生活的展品,还增设了不同历史时期太原市民在太原地标的留影,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迎泽公园、南宫等地的纪念照,到2022年在晋阳湖公园、双塔公园的手机自拍,直观反映了太原不断变绿、变美的发展脉络,也折射出市民生活与城市地标密不可分的关系,表达了市民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三是锦绣•太原主题展区,反映了2012年以来,百姓的日常生活与伟大的目标与崇高的使命紧密相连,展现了低碳、绿色等市民的时尚幸福新生活。</p><p class="ql-block"> 太原城市记忆馆诞生,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情感价值,通过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发生的巨大变化,为书写太原历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于更好地宣传太原、展示太原、讲好太原故事、增强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时代意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吕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之“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360余篇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