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p><p class="ql-block">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p> <p class="ql-block">大暑有三候</p><p class="ql-block"> 一候腐草为萤</p><p class="ql-block"> 第一候是说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p><p class="ql-block"> 二候土润溽暑</p><p class="ql-block"> 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p><p class="ql-block"> 三候大雨时行</p><p class="ql-block"> 第三候是说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p> <p class="ql-block">大暑民俗</p><p class="ql-block"> 1.烧伏香。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p><p class="ql-block"> 2."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p><p class="ql-block"> 3.中国台湾大暑吃凤梨。大暑节台湾周围的海域大多布满暖水鱼群,东北海域有鱿鱼,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则有黄鳍鲷等。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p><p class="ql-block"> 4.喝暑羊。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p><p class="ql-block"> 5.斗蟋蟀。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时节,中国很多地区的人们有茶余饭后斗蟋蟀取乐的风俗。大人会先带着小孩到田野里抓蟋蟀,然后到大树底下玩起斗蟋蟀的游戏,可有趣了。</p><p class="ql-block"> 6.饮伏茶。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在此期间生长最快。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p> <p class="ql-block">大暑谈养生</p><p class="ql-block"> 1、保持水分摄入。在高温的日子里,人体容易出汗,导致体内水分丢失。因此,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多喝水、饮用清凉的饮品和食物,以补充体内的水分。</p><p class="ql-block"> 2、保持室内通风。在高温天气下,保持室内通风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打开窗户、使用风扇或空调,以保持空气流通和降低室内温度。</p><p class="ql-block"> 3、防晒护肤。在高温天气下,皮肤容易受到损害。防晒是至关重要的,涂抹防晒霜、穿着透气轻便的衣物,以及避免阳光暴晒的时间段,都有助于保护皮肤。</p><p class="ql-block"> 4、运动养生。在大暑时节,避免在炎热时段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身体过度劳累和中暑。适量的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有助于保持身体柔软和舒适。</p><p class="ql-block"> 5、注意睡眠质量。夜晚可能仍然比较闷热,影响睡眠质量。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使用凉爽的床品,适量洗澡降温,以提高睡眠的舒适度。</p><p class="ql-block"> 6、合理膳食,饮食卫生。在大暑时节,宜选择口感清凉的食物,如西瓜、葡萄、黄瓜等水果和蔬菜。避免过热辛辣的食物,如辣椒、姜、蒜等,以防止内热。高温天气下,食物容易变质,容易导致食物中毒。要选择新鲜、清洁的食材,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总体来说,在大暑这个高温季节里,关注水分、饮食、运动和室内温度是养生的关键。同时,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适当调整养生方法,保持身心健康和舒适。</p> <p class="ql-block">与大暑相关的诗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p><p class="ql-block"> 【唐】元稹</p><p class="ql-block">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p><p class="ql-block">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p><p class="ql-block"> 苽菓邀儒客,菰蒲长墨池。</p><p class="ql-block">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消 暑</p><p class="ql-block"> 【唐】白居易</p><p class="ql-block">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p><p class="ql-block">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p><p class="ql-block">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p><p class="ql-block">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夏夜追凉</p><p class="ql-block"> 【宋】杨万里</p><p class="ql-block">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p><p class="ql-block">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 暑</p><p class="ql-block"> 【宋】曾几</p><p class="ql-block">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p><p class="ql-block"> 经书聊枕籍,瓜李曼浮沉。</p><p class="ql-block">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p><p class="ql-block">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p> <p class="ql-block">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刻,它酷热到了极致。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而生命的快乐,就是能量淋漓尽致的发挥。热在三伏,乐在今朝,夏天,不过是一个充满了无穷趣味的季节,正因为它的千姿百态,生活才过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林清玄先生说:“欢喜的心最重要,有欢喜心,则春天时能享受花红草绿,冬天时能欣赏冰雪风霜,晴天时爱晴,雨天时爱雨。”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更新生命的觉悟,拥内心最美的风景,在柴米油盐的寻常里,追寻自己的诗与远方。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平静心情,感恩生命,淡然而行,在内心清醒里,拥宽阔的情怀,豁达生活。</p><p class="ql-block"> 时光清浅,光阴迭新,经历着生命赋予生活的波澜,在人生旅途中,且行且珍惜,宽容着,豁达着,滋养有趣的灵魂,涵养淡泊的心境,不刻意,不苛责,丰富着内心,于花香溢满时 ,只此青绿更葱茏,收拾好旧心情,拥简单的幸福与安康。</p> <p class="ql-block"> 杨绛先生说:“人生,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你的年龄应该成为你生命的勋章,而不是你伤感的理由,纵使眼里写满故事脸上依然不漏风霜,你吞下的所有委屈,终将喂大你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流年安暖,岁月生香,在生活的自成美好里,赋生命于诗意,在风雨兼程中,活得简单而快乐,大道至简,让外在的繁华,与内心的丰盈,于心中形成盛夏淡泊的清凉。</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请你记住:人生漫长,晴雨交加,但若是心怀热爱,即使岁月荒芜,亦能奔山赴海,静待一树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