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沿着门前的小路向东有一条水泥路,顺着水泥路蜿蜒而上,大约一千米左右就到了山顶。几个小山相连,形成了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水泥路的尽头是一个丁字路口,路口的标牌显示,向右拐是拔矛方向,往左便是桃花湾。</p> <p class="ql-block"> 桃花湾是一个小山村,从丁字路口左拐二百米就到。这个季节自然是没有桃花的,稍后连桃树的影子也没有见到。稻田是不可少的,小路的两旁,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绿油油的稻田,高低错落的排列在小路的两边。也有其他的农作物,诸如玉米、落花生、猕猴桃之类。然而,最能触动心情的是一处荷塘;荷塘面积不大,约有半亩左右,方方正正的和稻田间隔着。荷塘里的水是从高处流下来的活水,经过荷塘又流向下一梯的稻田。七月的荷塘风华正茂,充足的阳光和雨水,让荷叶生长的格外茂盛;深青色的叶子泛着润泽的光,油油的一个挨着一个,高出荷塘一人多高。周围的荷叶也都溢出荷塘的外边,浅绿色的新叶翻卷着怯怯的窥视着这个新鲜的世界;还有不少的嫩芽,尖尖的伸出头来,一副顽皮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粉红色的荷花点缀在荷塘里,使荷塘增添了不少的妩媚;有的初结了青青的莲蓬,有的正在盛开,有的则是含苞待放。莲花的粉深情而大方,成熟里叠着清翠。含苞待放的初莲,少了娇艳多了几分青色。荷塘里清香弥漫着,并非让人流连忘返,而是为自己,在这乡野打造一个温馨高贵的世界。荷花使荷塘更娇媚,清香使荷花更高贵。用一塘荷叶托起夏夜之醉。</p><p class="ql-block"> 这荷花荷叶并没有让人联想到纯洁,荷的生命本离不开黑色的淤泥,是淤泥托着荷,如百姓托着国家,天托着地,真理托着文明,溪流托着江河。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一句“出淤泥而不染”,触动了多少人的共鸣,成了标榜自己纯洁的代名词了。和周敦颐同朝的朱熹也有神似的描写“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只是这半亩方塘里只有莲花,没有天光云影。两位理学家文笔之妙确实了得,能在虚幻里编织一张醉人的网罟,最终和大宋皇帝一起缠裹着沉入崖山的海底。纯洁离不开真理,活水离不开真道。此活水离彼活水还差一个天地。 骄傲来自于贪心,离开真理之光都是行在黑暗里;用知识和道德包裹的社会,就像亚当和夏娃用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织的裙子,是经不起风吹日晒的。</p> <p class="ql-block"> 莲花之美,在于根基。淤泥之纯在于它的黑,淤泥之贵在于它的忠,千万年沉入水底,默默地托起荷的青春。根基之美不在于华美,它是生命的保障,就像诗人夏敏的诗:</p><p class="ql-block"> 尖尖的角最终开成妖媚</p><p class="ql-block"> 微微的黑在花叶下抒情</p><p class="ql-block"> 据说可以各美其美</p><p class="ql-block"> 至死在守望里相依为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黑为荷一种气力</p><p class="ql-block"> 黑为荷沉入湖底</p><p class="ql-block"> 黑为荷不在意香色</p><p class="ql-block"> 黑为荷是一个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