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姚集老街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黄土公路东侧,地处滠水河上游支流姚蔡河北岸。据新编《黄陂县志》记载:姚家集是个明代形成的老集镇,称太和店。清代当地有一姚姓人官至巡抚,名声显赫,遂改称姚家集。街道依山而建,河边有百级石阶与老街相通。解放前老街面积0.3公里,人口近千人,有主街一条,长400米,宽3米,石板路面,有粮行、油行、猪行、柴行、杂货店铺95家,是黄陂北乡较为有名的集镇之一。1993年,姚集镇修编集镇总体规划,跳出老街建新城,至2004年集镇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人口近万人。新建有8条街道和4个地片,街道党政机关和部门、店商全部迁移新街,工商业、旅游业日渐繁盛,国家4A级景区“木兰花乡”离老街新城仅2公里。而姚集老街作为历史遗留,原貌基本保存,她象一个历史老人静静地伫守在原地,见证着姚集老街新城的变迁发展和繁荣昌盛。</p><p class="ql-block"> 姚家集街系革命老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设陂安南姚区,1931年改属河口县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为鄂豫边区陂孝北县方梅区。1945年5月6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会同美 、蒋军事三人小组赴宣化谈判途中,行至姚蔡河突遇洪汛交通中断,周恩来在姚家大湾住了一晚,第二天涉水过河。现河南岸建有“周恩来渡河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由南向北,过了姚集大桥就是老街,桥下是姚蔡河。</p> <p class="ql-block">大桥桥面</p> <p class="ql-block">供销社旧址</p> <p class="ql-block">一卖菜的摊贩推车路过北岸石阶</p> <p class="ql-block">北岸老街口天桥</p> <p class="ql-block">天桥旁边的老水塔</p> <p class="ql-block">过河上岸就是现在的姚顺街</p> <p class="ql-block">沿石阶上街</p> <p class="ql-block">又一处老石阶</p> <p class="ql-block">进入老街</p> <p class="ql-block">姚集镇老街46号</p> <p class="ql-block">政顺街</p> <p class="ql-block">清静的老街</p> <p class="ql-block">姚集派出所旧址</p> <p class="ql-block">石板路旁老式房</p> <p class="ql-block">门框上的“为人民服务”保存完好,这里原来可能是一个街道部门。</p> <p class="ql-block">有点历史厚重感的工商亭</p> <p class="ql-block">老街仍有少数居民居住</p> <p class="ql-block">难得见到的一个居民,从菜地劳动归来。</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人民公社、区、镇政府办公楼,现为政顺街49号。</p> <p class="ql-block">办公楼后院,这里曾经的一棵百年桂花树已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办公楼后面的食堂、宿舍区。</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1986年3月4日,红梅村青年梅某因恋爱不成报复作案,持炸药包闯进后院点燃导火索,将在食堂做工的刘某抱住意图同归入尽。在场的派出所长管立洲和饮事员喻遵发迅即上前制止解救,此时炸药包爆炸,梅、刘当场身亡,喻遵发光荣牺牲,管立洲负伤。事后,喻遵发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管立洲荣立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政府办公楼对面的大礼堂,也是当时的姚集公社广播站。</p> <p class="ql-block">礼堂大门建筑精致大气</p> <p class="ql-block">河北岸的老街大树、房屋。</p> <p class="ql-block">绿树丛中残存的老房</p> <p class="ql-block">姚蔡河由西向东流向滠水河</p> <p class="ql-block">南岸的老林业所</p> <p class="ql-block">南岸矗立的“周恩来渡河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姚集新街全貌鸟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