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筐菠菜</p> <p class="ql-block">一筐菠菜</p><p class="ql-block">这年,我该上高中,高中,是车轴山中学,就在我丢失两角钱的那个地界,一所百年名校。由于上边政策的调整,上高中由原来单纯的村、镇推荐,改为考试和推荐相结合,这给了我一条出路,村支书也换成了一个本家大哥,出路又宽了些。为了保证能被推荐,父母想请大哥吃顿饭。</p><p class="ql-block">那时请客相当简单,打斤散白酒,包几碗饺子,炒盘鸡蛋,炸个花生,拌个黄瓜,就绝对够格了。但家里没肉没酒,又不愿手背朝下去借。</p><p class="ql-block">“叫老三、老四他俩把那半畦菠菜割了,卖了!”父亲说。“能卖两块多,也就够了!”母亲附和。这天一大早,我和三哥还在被窝里,就听父母在堂屋这样嘀咕。</p><p class="ql-block">无商不富,是古训。现在经商的,发了大财,转了命运,光耀四方,令人刮目。但那个年代,做买卖,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即使自产自销,也和投机倒把一个罪过。卖的人胆颤心惊,看的人说三道四,买的人萎萎缩缩。平时,家里自产的零星蔬菜,都是二哥偷着去卖,眼下,他去外地修水库了;父亲当过多年教师,出门就见学生,叫卖东西,张不开口;我们小哥俩,胆小心虚,村里几条街,都是叔叔大伯,同学伙伴,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声吆喝,得让我们多尴尬?要是去赶集,陌生面孔,还好一些,但这一筐菠菜,也不值得啊。</p><p class="ql-block">虚荣值钱,自尊更有价值,但为自己能上学,父母愁成这样,我还能顾及什么呢?我先横下了心,又动员三哥。我们就统一了思想。</p><p class="ql-block">要脸面是有条件的。斯文扫地,都是无可奈何的事。 </p><p class="ql-block">这么给自己鼓着劲,就从炕上爬起来,割菠菜、装筐、拿上杆秤,我们哥俩就一前一后,抬上这筐菠菜,挺直了腰,走出家门,上了街道。太阳刚刚升起,一家家土房上,冒出袅袅炊烟,街上,已有人扛着农具,向村外走去。</p><p class="ql-block">就别在我们家这条街吧,好像不谋而合,我们也没商量,就抬着菠菜筐,直奔东大街,那里熟人少些啊!撂下筐,三哥动了心眼儿,他说他劲大,管过秤,打捆儿,要我管吆喝和收钱,谁都不愿意吆喝,但我说,为了我上学,也罢。我就不知从哪来的力量和勇气,“菠菜喽,新割的菠菜喽,五分钱一斤!”大声吆喝起来,声音是稚嫩的,高亢的,在南面大水坑的水面上飘荡,撩起轻轻的波纹,不知谁家的公鸡,不甘示弱,也一阵阵鸣叫起来,早晨的村庄,热闹了许多。我感觉自己是个英雄,被大家簇拥着上台领奖!两个多小时吧,筐里空了,点钱,我们对视着笑了 ,足足3元钱,都是“散碎银两”,什么都够了!</p><p class="ql-block">我如愿以偿,上了高中,还有思想上的收获:艰难的处境可以逼出能力和技巧,勇气可以改变现状;而虚荣是对成功的践踏,是懦弱者的遮羞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