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分别许久的发小们陆续取得了联系,大家相约十月份聚集北海共叙亲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退休后,我有了闲暇时间回忆曾经的过往,尤其是孩童时代的经历,不免心中涌起不少慨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中期,我随支援三线建设的父母来到青海,落户在西宁市南川东路位于半山腰的青海齿轮厂。</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特殊年代,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粮食和物资匮乏,百物横缺。供应的粮食总是不够吃,兄弟姐妹经常处于半饥半饱状态。包谷面,青稞面等杂粮配着咸菜,酸菜就是一顿饭,白面和大米极为罕见,几个月吃不上肉是常事,只有过年时才能敞开肚皮饱餐一顿,满足口腹之欲。勤劳节俭的父母有时走进附近的村庄里,花几块钱买只鸡和少许鸡蛋,想方设法让我们吃上些荤腥。母亲逢年过节总是把哥哥姐姐的旧衣浆洗补辍,然后成为了我满心欢喜的“新装”,其实每个家庭状况也基本如此。</p><p class="ql-block"> 作为职工子弟,我对工厂的情况是较为熟悉的。面貌一新的厂房、车间是用砖头水泥建筑的,结实高大宽敞。厂区方圆壮观巍峨。然而职工家属住房大部分是用土坯垒建起来的,被称为“干打垒”冬天冷夏天热。操着各地口音的人们聚集在这里,虽然生活艰苦可是精气神十足。</p><p class="ql-block"> 工厂设有卫生所,小卖部,托儿所,小学校,电影院。悬挂在电线杆上的广播喇叭,从早上开始不断的播放革命歌曲,样板戏,传达中央最高指示,氛围热烈,红红火火。傍晚天黑后,家家户户又传出了收音机的声音。小时候我就能唱好多的歌曲还有样板戏,多半都是被这样环境熏陶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孩童不谙世事,只顾嬉戏玩耍,爬山、滑冰、捉迷藏。童年是玩伴,少年是同学。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在这个范围内学习生活,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宛如一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姊妹。学校老师经常组织学龄儿童登上后山,俯瞰工厂全貌。也常邀请老职工来校忆苦思甜,进行爱厂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使幼小的孩子从心里树立起了以厂为荣,长大当好接班人的理想信念。</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性格外向,喜欢与人言谈唠嗑,到谁家里都是大爷大娘的叫着,都说我是个小大人。所以出门的时候兜里总能装满瓜子,地瓜干之类的吃食。学校文艺演出也敢站上舞台清唱一曲,体育活动更是积极参与,博得老师和同学们赞许。至今回忆起来,这一阶段的经历对我豁达乐观性格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岁月匆匆,时光悠悠。成人后,发小们奔忙于各自的生活旅程,相互间联系日渐稀疏。大概是以往饥饿体验印象太深,我在少年时就进入了食物供应充裕的青海省体委,成为了一名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后来又更换过几个工作单位,就彻底和大家失去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的沧桑巨变,几十年的春华秋实。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水平都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久前我意外接到了从小要好的陈向洋电话,顷刻间就激发了已经湮灭在记忆深处的情愫,沸腾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在梦境中又回到了熟稔而又无比依恋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 我记忆中的发小们还是当年稚嫩的容貌,调皮活泼的身影,无拘无束的性格。然而当大家在群里纷纷献福,展示了自己的影绘和视频时,不由的使我诧异不已。当初的翩翩少女,意气风发的少年,而今已是华发苍颜,岁月的大手一层层剥开了大家曾经的风华,同时也在脸庞上堆积了许多沧桑与厚重。</p><p class="ql-block"> 为工厂奉献一生,带领我们踏足青海的老一辈,现在大多已经离去,然而失去亲人并没有使我们感到凄凉和孤单。因为还有你、我、他,这些个同宗同源的亲朋,是青海齿轮厂精神传承庇佑下的同一股血脉。虽然身处天涯,每个人对亲朋的思念却不曾间断,寻根的旅程也未曾停顿过。更不会遗忘养育我们成长的那片蓝天热土,因为那里是我们人生航程中最初的港湾,更是心灵永远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亲人能够再次相聚,应该是时代与命运对我们的垂青与眷顾。时光知味,岁月沉香。端起一杯乡愁的酒,翻涌那些动人的故事,这一时刻值得激动与期盼。在人生漫漫旅途中,相信每位发小和同学,都经历过人生雨季,跨越过荆棘坎坷,也一样曾经绽放过芬芳,博得过精彩。让大海见证我们手臂相挽,情意相连的幸福时刻。从此共同在川流不息的时光里,依旧神采飞扬,幸福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