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9年,漫威首部以华人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上气》确定主演人为刘思慕,大脸盘单眼皮的他被认为颜值一般,遭到国人强烈贬斥,甚至认为是“辱华”。</p> 刘思慕(SimuLiu),1989年4月19日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这让人想起了另一位被国人非议的服装模特吕燕,由于吕燕不符合现代中国的审美,于是有人认为这是故意让国人丢脸。 吕燕,1981年10月19日出生于江西省德安县,中国女模特 <p class="ql-block"> 客观说,这两位艺人可能不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但一定要这说这两人“丑”我认为是不客观的,因为人长得是否美、是否漂亮是随时空而变化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历代画家笔下的仕女画可以明显发现,古代美女与今天的美女标准存在巨大差别,事实上如今流行的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高鼻梁,性感嘴、丰满胸、S形腰等全是西来的审美观,这种美女在古代有可能根本就嫁不出去。</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一、历代名画中的美女</font></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东晋美女</font></h1><p class="ql-block"><br></p> 古代真正写实的人物画出现很晚,第一位有名有姓的人物画家是东晋顾恺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图》中的主角是洛水女神,她到底是曹丕的妻子甑宓还是曹植的亡妻崔氏女目前尚无定论,但必定是美人无疑。 《洛神赋图》局部 关键这是宋摹本,体现的很可能是宋代的审美观,加上人物太小看不清,但起码看不出有多美丽。 另一幅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的女官班婕是大圆脸、眯眯眼,很明显不符合今天的审美观,也许女官形象并不重要。 《女史箴图》局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隋唐美女</font></h1><p class="ql-block"><br></p> 隋朝太短,留下作品不多,唐朝人物画作品比较丰富,也较能传达出那一时期的审美标准。 《宫乐图》局部(唐)这个形象能称为美女吗?你们自己有结论。 从唐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传),张萱的《捣练图》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审美标准。 我其实很怀疑它真是唐代,但想象一下这两个如果是真人,就有点像人们说的“尿泡脸”。 《捣练图》局部传唐张萱(宋摹本) 大概典型的唐代美人就是细眉、细眼、胖脸、丰满,许多人都想梦回唐朝吧!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传唐张萱(宋摹本)。这就是虢国夫人。男的,不对吧!不是男的,是着男装的虢国夫人!美吗、漂亮吗?同样的细眉、细眼、胖脸。 《簪花仕女图》局部 唐周昉。标准的唐朝美女,同样的细眼、胖脸,还有蛾眉,挺富态的。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五代十国南唐美女</font></h1><p class="ql-block"><br></p> 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绝对是人物画中的绝品,画中画了26位女性,其中11位侧脸15位正脸。画家周昉约生于713—741左右,顾闳中生于910卒980年,两位画家相距近200年,很明显五代的审美观与唐朝最大的区别是瘦了一些,但细眉、细眼、小嘴的审美标准依旧。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大家发现没有,这几张脸其实长得像同胞姊妹,可见画家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类型。<br> 《仙姬文会图》局部,画家周文矩与韩熙载是同时期画家,他们画的仕女明显比唐代瘦了,五代处于唐宋之间,审美标准也是一个过渡阶段。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宋代美女</font></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宋代文化登峰造极,绘画艺术前无古人,留下了大量的绘画作品,但宋代与前代最大的区别是平民化,基本没有贵妇仕女出现,李公麟留下的人物画最多,虽然不能代表整个宋代,但也具有一定代表性。</p> 《维摩居士图》局部 宋李公麟 维摩居士旁边站立一个天女,天女应该是美女,虽然还是细眉毛、单眼皮、小嘴巴,但看起来很端正,宋朝的审美观是我们可以接受的。<br> 《仕女朴蝶图 》局部 宋 徐崇矩 <br><br> 《杂剧图》局部 南宋佚名。南宋仕女看起来又北宋又瘦了一些,但总体眉眼都比较细长,一如既往喜欢樱桃小口,呈现出一种秀气。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元代美女</font></h1><p class="ql-block"><br></p> 元代时间比较短,留下的仕女画较少,但道释人物画中女神仙比较多,女神仙形象一般比较庄重。 《仙女图》局部 元 佚名 《献寿图》局部 元 佚名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明代美女</font></h1><p class="ql-block"><br></p> 明代最出名的人物画家当数唐伯虎,由于他的特殊经历和后世演绎的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使他成为老百姓最熟悉的画家。如果唐伯虎确实在追求秋香,秋香一定是他心中的美女,那他心中的秋香大概就长成这样。 《王蜀宫妓图》部明 明 唐寅 《仕女图》局部 明 陈洪绶 《人面桃花图》局部 明 张纪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清代美女</font></h1><p class="ql-block"><br></p> 清代是离今天最近的一个朝代,留下许多人物画,但很奇怪,清代仕女性形象总感觉有些怪异,还不如宋代的审美观与现代接近。 《金鼎和美图》局部 清 改琪 《仕女图册》4幅 清 李廷熏 《美人图》局部 清 冷枚 《仕女图》局部 清 费以耕 《纨扇仕女图》局部 清 闵贞 。清代的仕女眉毛都是倒垂的。 一千多年来,华夏的审美观虽然经历了瘦-胖-瘦的变化,脸庞出现时而圆润时或尖削的变化,但在五官的审美上一直是细长眉、细长眼(丹凤眼或者眯眯眼)直鼻梁、樱桃小口,从来没有双眼皮的审美追求。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民国时期美女</font></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清人瞧不起西人,认为西人黄头发绿眼睛长得跟猫儿狗儿一样。但,随着满清在军事上的不断失败,特别是甲午海战后,外来价值观、审美观不断冲击中国传统。辛亥革命后,西装、短发等成为时尚,国人的审美观逐渐西化,上海的十里洋场成为“洋气”十足的时尚之都,当时流行的月份牌画充分表现出时尚的美人标准,月份牌上的形象成为全社会的样板,电影明星则成为最现实模仿的对象,民国时期女明星的形象与清代比已经比较西化,这一时期的仕女画也多了几分摩登和时尚。</p> 溥心畬画的仕女是双眼皮,体现出民国的时尚味。 徐燕荪画的仕女有了S形的身段 月份牌曾经是上海滩时尚风向标和样板,也是广告美人的典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民国时期的摩登女性</h3><div> 摄影、电影成为是当时最热门的艺术门类,美人照成为普通百姓争相观赏和剪贴收藏的“珍品”。</div> 民国四美林徽因、周璇、阮玲玉、陆小曼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当代美女</font></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建立之初,新审美观还未建立,旧时代的审美观还持续了一段时间,仕女画也还存在。</p> 《西厢记.崔莺莺》局部 当代 王淑晖 <p class="ql-block"> </p> 新中国建立后,写实画风成为主流,画家的写实能力空前提高,审美观在表现时代女性的前提下保留了一些传统。 <p class="ql-block"> 《乡村医生》当代 王玉珏 </p> 文革时期仕女画作为“四旧”被批判,取而代之的是劳动女性,画家争相表现能顶半边天的劳动女性,健康美成为当时的主流。健康美的特征就是红光亮(红光满面、满脸高光、画面明亮) 《立志做一辈子农民》宣传画 《做一颗红色的种子》宣传画 《小阿依》版画 阿鸽 《矿上的早晨》国画 杨之光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改革开放后</font></h1>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欧美、日韩、港台的审美观审美观纷纷涌入,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随着物资生活的不断丰富,肥胖人群不断增加,追求健康生活以瘦为美成为社会追求的目标,新时代仕女画也呈现出这种特征,体现出当下的审美趋势。</p> <p class="ql-block">《舞之憩》工笔 何家英</p> 《元春》工笔 赵国经、王美芳 <p class="ql-block">《蓝衣丽人》工笔 林滨帆</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观 点:美是关乎生命的感性认识</font></h1><br>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美学家们操碎了心。</p><p class="ql-block"> <b>有人认为美是客观的</b>,盛开的花朵、完美的人体是客观存在;<b>有人认为美是主观的</b>,欧洲人喜欢将皮肤晒为麦褐色,中国人喜欢皮肤白皙发亮,非洲人喜欢将皮肤涂上红土;<b>另外一些人认为美是主客观统一的</b>,王阳明说:“你末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美是人的概念,人没看见花时,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根本就没有美的问题,除非蜜蜂、蝴蝶也有美学。</p> <b>我倾向于认为美是主客观统一的</b>,美必须具备一些客观条件,一般而言你不会认为独眼龙是美的。但审美的确也是主观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并且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br> 我印象中朝鲜电影《金姬银姬的命运》中一人饰两角的女主非常漂亮,但我今天再重观这部影片时觉得真不怎么样,时代变了,我的审美观也发生了改变。<br><p class="ql-block"> 关于美的终极追问是一个很玄乎的问题,按照我这个喜欢简单思维的人来说,美其实就是关乎生命的感性认识。</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结 语</font></h1><p class="ql-block"> 感谢你看完整篇文字,不用我归纳你自己就能得出以下结论:</p><p class="ql-block"> 第一,审美标准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完全不同的,它反映那个时代的价值观,美与漂亮是一个动态观念;</p><p class="ql-block"> 第二,画家画的并不是真实的具体人,而是他理想中的人,既有时代特征又有个人偏好;</p><p class="ql-block"> 第三,今天的审美观是中西合璧的,这种改变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大多数人以为今天的审美标准是自己的;</p><p class="ql-block"> 第四,割双眼皮、隆鼻、隆胸、粘假睫毛、染发都是舶来品,并不是中国人的传统,我申明不反对;</p><p class="ql-block"> 第五,今天的当红小花赵丽颖、杨幂、杨颖、迪丽热巴严格来说都不符合中国古人的审美标准;</p><p class="ql-block"> 第六,不管你喜不喜欢韩流,韩式审美的确为单眼皮扳回一成。</p><p class="ql-block"> 美是一个动态的、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观念。就像皮带有时流行宽有时流行窄,裤腿有时小有时大,人的身材有时流行富态有时流行苗条。</p><p class="ql-block"> 审美观变化其实是有规律的,体现为落后模仿发达,内地模仿沿海,农村模仿城市,穷人模仿富人。这些变化实际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人追求美好生活,我们认为哪一种生活是我们向往的,我们就追求哪一种审美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