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五日游之二~游览福建东山岛、揭阳学宫

笑琴

<p class="ql-block">入住东山岛的酒店,那里离大海边很近,大概是十分钟左右的路程。这样给了我们一个在海边观日出的机会。清晨五点多我们就赶到沙滩边等侯日出。</p> <p class="ql-block">沙滩上己有游客在等侯。</p> <p class="ql-block">海天之间泛起红光,太阳快升起了!</p> <p class="ql-block">等了十多分钟,太阳终于露面了。</p> <p class="ql-block">太阳完全跃出海平线。</p> <p class="ql-block">有歌词唱“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这里是:天上有个太阳,水中不见月亮,水中有数个太阳。</p> <p class="ql-block">这以下三张图片是团友所拍。</p> <p class="ql-block">团友的靓手机清晰拍到太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去沙滩经过一个高档住宅区随拍。</p> <p class="ql-block">游览关帝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城墙为花岗石砌成,长1903米,高7米,城堞有864个垛口,东西南北各有城门,西南二处建有城楼,为环山临海的水寨。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戚继光在此全歼倭寇;崇祯六年(1633年),巡按路振飞大帅徐一鸣在铜山海面二次击败荷兰帝国东印舰队;隆武二年(1646年),郑成功以此为抗清根据地之一,训练水师,收复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从铜山港和宫前港起航东征,统一台湾。</p> <p class="ql-block">东山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其高4.37米 、宽4.47米、长4.69米,重达200多吨,䇄立于磐石上,两石接触面小,悬空斜立,风能吹动却推不动,所以称之为“风动石”。1918年2月13日,东山岛发生7.5级地震,山石滚落,屋倒人亡,可风动石却安然无恙。</p> <p class="ql-block">正可观其伟,侧可观其奇,背可观其险。从正面看,石如蟠桃,底部呈圆弧形,贴石盘处尖端仅数寸,悬空斜立,狂风吹来,摇晃不定。</p> <p class="ql-block">从背面看,状如玉兔的石岩伏在外倾的石盘上,巨大的石球,悬空而立,摇摇欲坠,令人心怵;</p> <p class="ql-block">《黄道周纪念馆》该馆位于县城东郊石斋村。黄道周25岁居此施教,称“东皋书舍”,后扩建成四合院,改称“明诚堂”,南明隆武朝赐“文明书院”,1961年辟为纪念馆。</p><p class="ql-block">黄道周,字幼玄,又字螭若,号石斋,明万历十三年(1585)二月初九生于福建漳浦铜山所(今福建东山)。是我国历史上唯一集理学家、书法家、民族英雄、诤臣为一身的风云人物,后来由于满清的文化禁锢以及诸多历史原因,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变得鲜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该馆面对旗鼓山,占地1.7亩,是典型的明代闽南古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宝智寺原称保安堂,为民众抗击倭寇,保卫家园的习拳练武场所。</p> <p class="ql-block">“武圣殿”额匾,金木雕刻,朱红底,双龙戏珠镂花鎏金边,高1.2米,宽0.8米,竖嵌于山门太子亭前额,上刻“武圣殿”。</p> <p class="ql-block">附近的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城墙为花岗石砌成,长1903米,高7米,城堞有864个垛口,东西南北各有城门,西南二处建有城楼,为环山临海的水寨。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戚继光在此全歼倭寇;崇祯六年(1633年),巡按路振飞大帅徐一鸣在铜山海面二次击败荷兰帝国东印舰队;隆武二年(1646年),郑成功以此为抗清根据地之一,训练水师,收复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从铜山港和宫前港起航东征,统一台湾。</p> <p class="ql-block">敢与天公试比高!</p> <p class="ql-block">海滩岩石的海蚀沟槽。 海蚀沟槽为新生代后期地下岩浆侵入缓慢冷却形成。东山岛岩石多为花岗岩,岩石形成后,又有多次岩浆沿薄弱处侵入冷却,由于岩石性质、物质构成不同,在抬升成岛后遭受海浪平行侵蚀,岩性较软的岩石先被侵蚀,形成了刀切般的海蚀沟槽。​</p> <p class="ql-block">海边建有木栈道方便游客观赏海景。</p> <p class="ql-block">这种在路旁种植的X兰见多了,但未见过长出这么长的芯!</p> <p class="ql-block">东山岛,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快艇泛起白浪一闪而过!</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上午参观揭阳学宫。</p><p class="ql-block">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现存建筑组群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包括大成殿、明伦堂、崇圣祠、万仞井等等。这些建筑风格典雅精致,雕梁画栋,彰显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韵味。这是一座传承着揭阳千秋文脉的文化殿堂;这是省内唯一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面向大门的影壁墙雕刻着四个大字“木和元气”!</p> <p class="ql-block">影壁画龙凤呈祥!福禄寿全!</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是揭阳老百姓的珍贵文化遗产。.始建于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孔子享殿,殿设孔子塑像,两侧列祀四配塑像和十二哲牌位。</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面阔五进深,四周顺序渐近的门、廊、庑,都会不遗余力突显孔子庙的主轴轴承即大成殿。</p> <p class="ql-block">在大成殿供奉的孔子像,是汕头大学美术系1992年设计施工。</p> <p class="ql-block">孔子矸读周易。</p> <p class="ql-block">崇圣祠始设于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为祭祀孔子上五代先祖及五配五从祀的场所。(崇圣祠前面保留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轰炸揭阳学宫的痕迹。) 1925年3月、11月,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同志两次到达揭阳,在揭阳学宫崇圣祠住宿、办公。</p> <p class="ql-block">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青年时代塑像。</p> <p class="ql-block">图片、文字资料记载着周恩来在揭阳的革命活动史。</p> <p class="ql-block">参观到北结束,福建漳州、永定五日游也降下帷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