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kuò yú)——没有壳的蜗牛

令狐逸霞

<p class="ql-block">没有壳的蜗牛叫做蛞蝓(kuò yú),俗称鼻涕虫。</p><p class="ql-block">1、外形特征</p><p class="ql-block">蛞蝓身体柔软,外形呈不规则的圆柱形,成虫伸直时,体长约为3-6cm,体宽约为4-6mm,壳退化为一石灰质的薄板,位于身体前端背部,被外套膜包裹而成内壳,内壳长4mm,宽2.3mm。体表呈暗黑色、灰色、黄褐色、灰红色或橙色,具有不明显的暗带和斑点。共2对触角,其中下边一对较短,约为1mm,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触角长约4mm,称后触角,端部具眼。口腔内有角质齿舌。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雌、雄生殖孔为共同孔,位于身体右侧、前右触角后下方大约2mm处。肺孔开口在外套膜的后缘,身体经常分泌无色粘液。</p><p class="ql-block">2、生长繁殖</p><p class="ql-block">(1)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繁殖,每年生2-6代,产卵量大约为400多粒(卵产于湿度大且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卵一次,约1-32粒,每处产卵10粒左右),卵粒呈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白色透明可见卵核,临近孵化时颜色变深。</p><p class="ql-block">(2)蛞蝓卵期10-17天,幼虫期55天,幼虫初孵体长2-2.5mm,呈淡褐色,体形与成体相同。</p><p class="ql-block">(3)蛞蝓的寿命各有不同,部分种类可活长达1~3年。</p><p class="ql-block">3、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1)蛞蝓以成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5-7月于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等到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p><p class="ql-block">(2)蛞蝓怕光,一般在夜间活动,晚上10-11点达高峰,清晨前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在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p><p class="ql-block">(3)蛞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主要以芋、蔬菜、雀榕、血桐、面包树、蟛蜞菊、双花蟛蜞菊、蘑菇球根、蘑菇等植物、真菌及其果实为食。</p><p class="ql-block">4、危害</p><p class="ql-block">因为蛞蝓口腔中有角质的颚舌齿,用于固定食物和舐刮食物,所以能将植物幼苗叶片及生长点吃光。蛞蝓主要是通过啃食蔬菜叶片、果实及花瓣等,使植物叶片形成孔洞,或使果实的果皮不完整,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发育与生长。因为蛞蝓的食物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大多数蔬菜、粮食作物,水果、花卉、药材植物以及烟草、棉花、麻类、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甚至包括绿化草坪及其它树木、杂草等植物,所以其对大量农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威胁。包括养殖的蜜蜂,严重时箱内布满蛞蝓黏液,其黏液中含有多种酶,蜜蜂沾上黏液后易被困住,清理杂物的活蜜蜂也会在黏液上越积越多,遭受酶解,最后被蛞蝓吞食身躯,留下蜜蜂头部,沾上黏液的蜜蜂会挣扎而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