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的骆宾王公园

一鳴俊人

<p class="ql-block">骆宾王,因七岁就吟出《咏鹅》名诗而为众人所熟知。他是浙江义乌人,古时候这里属于婺州管辖。</p><p class="ql-block">历史上骆宾王居住义乌的何处,已无从考证,但相传骆宾王七岁时咏鹅是在义乌的骆家塘一带,他的家也是在这地方。</p><p class="ql-block">义乌人为了纪念这位神童、唐初诗人,在城区的骆家塘建了一个骆宾王公园。</p> 一天下午,蒙蒙春雨中,去寻找了这骆宾王公园。 从居住地去,跨过义乌市内的主要河流——东阳江。 江上的大桥。 这是一种钢管拱结构的大桥,造型也优美。 义乌市区整洁的大街,城中中路。 骆宾王公园,位于义乌市城中中路边的一条小街端头,一座古色古香的公园大门。 公园的门匾,书法讲究的。 公园的景点示意图,看得出公园面积不大。其实这就是一个以纪念唐代义乌籍著名诗人骆宾王为内容的历史文化公园。 <p class="ql-block">走过了公园大门,回头看门厅,似乎也是有点唐代建筑的风格。</p> 门厅背面的檐下,也是挂着匾“骆宾王公园”,两边柱子上有对联“夕酒屡经过 池中旧水如悬镜,知音何所托 楼上箫声随凤史”。<div>此联中,“池中旧水如悬镜”出自骆宾王的长诗《畴昔篇》,“楼上箫声随凤史”出自其长诗《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div>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走进公园大门,前面有仿唐风格的照壁,照壁上的浮雕以《咏鹅》为题材。<div>仔细观看浮雕画面,上面刻有两个在河边玩闹的稚童,四只仰天而歌的白鹅,一位指着白鹅,梳着“冲天辫”的男童,以及一坐一立的两位长髯长者。照壁所展示的,正是骆宾王幼时作《咏鹅》的场景。</div> 照壁右边,有一个瓶型的门洞。走进去,有点曲径通幽的感觉。 穿过门洞,见一片开阔的平地旁一座唐代风格的建筑,透过圆洞门可见后面的湖面,这是骆家亭。 骆家亭的匾。 整座骆宾王公园,是以骆宾王的生活经历为素材,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由劲节虚怀、咏鹅、风潇水寒、白云精舍和云林幽居等6个景区组成。它展现了这位杰出诗人才华横溢、品质高洁、仕途坎坷、命运壮烈的一生。 骆家亭左边,不显眼的小桥通向公园深处。公园不大,后面已可见居住小区的高楼。 走过了小桥,看到有游人撑着伞在雨中走来。骆家亭里,有人在吹笛,真是亭中笛声随雨飘。 <p class="ql-block">骆家亭后面的湖就是骆家塘。</p><p class="ql-block">看着这小雨中平静的湖面,想起了还是儿童的骆宾王,在湖边咏鹅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p><p class="ql-block">雨雾中仿佛看见一只只雪白羽毛的鹅,在清澈见底的水中游弋着,拨开层层水波。</p> 此时,水面上却游来了几只鸭子,应该也是公园里放养的。不知是否有白鹅还躲在草丛中睡觉。 走到湖的对面,是一座骆宾王纪念馆,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这是门厅。<div>厅前中间双柱上一副对联“草檄能扶唐社稷,祠君可但作诗宗”,此联出自明朝义乌知县熊人霖的七绝:<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功高去天三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骆子才登第一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草檄能扶唐社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祠君可但作诗宗。<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此诗句也是颂扬骆宾王的。</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两侧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提笔怀班业,流韵绕琴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提笔怀班业”出自骆宾王的诗《宿温城望军营》,而“流韵绕琴台”出自他的诗《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div> 走进大门,一个院落,后面是纪念馆的正厅,上面挂着“唐杰流风”、“灵乌典范”、“气薄云天”等匾额。<div>门柱上的对联,书写着颂扬骆宾王的诗句“笔凛董狐六尺固,椎惊博浪五龙骧。”这两句诗出自明末的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土、东阳人张国维颂扬骆宾王的《谒骆文忠公祠诗》二首的其中之一。</div> <p class="ql-block">全诗如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雄四千辟初唐,忠岂工杨敢颉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笔凛董狐六尺固,椎惊博浪五龙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擒华有用今同仰,表洁无人昔自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日九泉如可作,定知传檄尽秋霜!</p> 院子的两侧是碑廊,镶嵌着历代名人对骆宾王颂扬文字的书法碑刻。 碑廊很长,一直连接到纪念馆大门。 <p class="ql-block">走进正厅,是关于骆宾王生平介绍的展览。</p><p class="ql-block">骆宾王的塑像端坐正中。他头戴儒冠,手握书卷,目光炯炯有神,直视前方。正上方匾额“一代文宗”四个大字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写这匾额的林剑丹(1942.10--),浙江平阳(现属苍南)人,书法家。自学书法篆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温州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p> 塑像两侧一副对联“露重风高一代文宗况自响,钟残漏尽三生老衲向孤檠”,赞赏其轶群超凡的文学天才、耿介刚直的思想品格,也深情哀悯他那充满悲剧性的不幸遭遇。 展厅里陈列着很多文字与图画,详细介绍了骆宾王才华横溢而又跌宕起伏的人生。 骆宾王于公元619年生于义乌,祖父学识渊博,精通经史。父亲骆履元,经纶满腹,志行超逸,曾任山东博昌(今博兴)县令。母亲刘氏,出身名门,知书达理,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骆宾王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世代书香家庭,自幼得到良好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获得广博的知识,并赢得“江南神童,齐鲁才子”的美誉。 公元684年,武则天当上皇帝,徐敬业起兵讨伐,骆宾王在徐敬业手下任艺文令,掌管文书和机关文件。骆宾王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痛斥武则天:“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怒揭武则天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而是一个心比蛇毒的阴谋家。号召人们起来转变当前的祸难成为福祉,共同建立匡救王室的功勋。徐敬业起兵失败后,被杀而亡。骆宾王却下落不明。 骆宾王之死至今还是个谜。千余年来,有说被杀的,有说逃亡的,有说投水而死的,有说灵隐为僧的,还有说老死义乌及终迹南通的。<div>据说的是徐敬业兵败,骆宾王跳水逃亡后隐姓埋名,遁迹荒野。大约在吴中一带隐匿几年后,带着一腔壮志未酬的遗恨离开了人世,终年约70岁。</div> <p class="ql-block">走出骆宾王纪念馆,雨很大了,四周的树木更加郁郁葱葱。</p> (网搜图片)园内还有几处景点,如咏鹅亭等。但是大雨中游览拍摄就不方便了!只得遗憾地放弃,离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