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明姐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一座馆园合壁的博物馆,东侧是展览区,由五进气势雄伟的古建筑群组成。西侧是被誉为“金陵第一园”的江南著名古典园林——瞻园。太平天国时期曾是东王杨秀清的临时王府和幼西王萧有和的府第。1958年起,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多次进行维修和扩建,形成目前规模。园门砖额上镌刻的“瞻园”二字系乾隆皇帝南巡时留下的御笔。</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历史陈列馆是研究太平天国文物史料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中国国家设立的唯一太平天国史专题博物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由太平天国史学家罗尔纲等在1950年12月主持筹建。1956年10月1日,在堂子街太平天国王府遗址,成立太平天国纪念馆。1958年5月,迁至瞻园路。1961年1月,改名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革命形势略图</p> <p class="ql-block">进入瞻园的大门,两边是太平天国主要领袖的肖像和简介。</p> <p class="ql-block">杨秀清,(1823~1856)广西桂平,家境贫寒,但谙于世事,富于权谋,在拜上帝教陷于困境之际,假托天父下凡,稳定众心,金田起义后封东王,“一切号令,皆自伊出”然居功自傲,不知谦抑,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中被杀。</p> <p class="ql-block">萧朝贵,广西社平人,出身贫寒,举家信从拜上帝教,在拜上帝教人心浮动之际,效法杨秀清,假托天兄下凡,安定人心。金田起义后封西王。骁勇善战,屡建战功,1852年9月率兵进功长沙时中炮牺牲。</p> <p class="ql-block">冯云山(1815~1852)广东花县人,熟读经史,但屡试不第。1843年与洪秀全共创拜上帝教。后深入广西紫荆山区,历经艰辛,宣教布道。金田起义后封为南王。忠勤谦冲,文武兼备。1852年6月在全州中炮牺牲。</p> <p class="ql-block">韦昌辉(1826~1856)广西桂平人。家境富裕,举资财入拜上帝教。金田起义后封北王。英勇善战,但为人阴险。1856年9月奉洪秀全密诏,率兵袭杀杨秀清,滥杀无辜将士。10月洪秀全在天京军民支持下诛韦,贬其为“北奸”</p> <p class="ql-block">石达开(1831~1863)广西贵县人,父母早故,以耕种为业。金田起义后封为翼王。建都天京后,奉命赴安庆抚民,布展新政;指挥湖囗水战,痛击湘军水师。天京事变中起兵靖难,后为避祸率兵出走。1863年6月在四川大渡河中兵败,被处以凌迟,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洪天贵福(1849~1864)广东花县人,洪秀全长子,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即深居天朝宫殿。洪秀全病逝后即位,为幼天王。1864年天京城破,在李秀成保护下实围。10月在江西石城被俘,11月被凌迟处死。</p> <p class="ql-block">李世贤(1834~1865)广西藤县人。出身贫寒,1851年参加太平军。1858年授左军主将。1859年封为侍王。天京沦陷后,转战赣、闽,在漳州建立政权,恢复生产。1865年漳州陷落,投康王汪海洋,不幸遇害。</p> <p class="ql-block">李秀成(1823~1864)广西藤县人。出身贫寒,参加太平军后屡建战功。1858年授后军主将。1859年封为忠王。与洪仁玕定“围魏救赵”之计,二破江南大营,乘胜东征苏常。1864年7月天京陷落,护幼天王实围,马乏被俘。在狱中写下自述数万言。同年8月被杀害。</p> <p class="ql-block">陈玉成(1837~1862)广西藤县人,14岁参加太平军,在战争中成长为优秀的青年将领,1858年授前军主将,1859年封为英王,1861年8月安庆失守,被迫退守庐州,后被叛徒苗沛霖献给清廷,1862年6月被凌迟处死,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洪仁玕(1822~1864)广东花县人,洪秀全族弟。自幼读书,屡试不第。1843年参与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后避居香港等地。1859年辗转来到天京,封为千王,总理朝纲。奏陈《资政新篇》,提出全面学习西方。1864年10月在江西石城被俘,11月在南昌就义。</p> <p class="ql-block">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道光年间,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作品。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建都之后,洪秀全分兵占领长江各省,派兵北伐、西征并摧毁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六年(1856年),洪秀全诛杨秀清、韦昌辉,史称“天京事变”,随后,他迅速启用陈玉成、李秀成等新将领;并以洪仁玕为军师,推行新政。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其逝世后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世纪中叶,经历了康乾盛世的大清王朝开始走向衰败。神州大地,内外交困,民不聊生,危机四伏。</p><p class="ql-block">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拜上帝会会众在广西金田揭竿而起,并于1853年3月19日攻克南京,改称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派劲旅直捣幽燕,遣重兵沿江西征。但在一系列重大胜利的表象下,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却愈演愈烈,终酿天京事变悲剧。太平天国后期,陈玉成、李秀成等力撑危局,洪仁玎奏陈《资政新篇》,在中国近代史上独放异彩。然而,太平天国所面临的对手之强大,困难之艰巨,超越以往任何一次农民起义。他们在反抗清政府的同时,还要抵御西方列强的威胁,更无法克服因自身局限导致的腐败、内讧等问题,最终未能摆脱覆亡的命运。太平天国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大半个中国,是农民阶级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伟大实践,对其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简史分为金田起义、建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事变、挺进苏浙、天京失陷六部分,各部分以精练的文字资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前后18年的悲壮历程。</p> <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时间最长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p> <p class="ql-block">军制系列</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攻占广西永安图</p> <p class="ql-block">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广西武宣东乡正式登极称天王,封立幼主,建号太平天国,以本年为太平天国辛开元年。</p> <p class="ql-block">金田起义用过的马鞍(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金田起义用过的漆盔(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吸吃鸦片的烟枪、托盘和银锭</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殿前忠诚伍佰伍拾捌天安左贰武军正司木印</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慰王朱兆英发颠天预黄敬忠官执照及其官印(复制件)</p> <p class="ql-block">天王洪秀全旨准玉玺</p> <p class="ql-block">幼天王洪天贵福玉玺(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天王洪秀全玉玺(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定鼎金陵,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称天京,定为首都。太平天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政权建设,修建天朝宫殿及诸王府,作为中央政权的军政管理机关;建立严密的城市防御体系,抗击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的围攻;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愿望,以期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p> <p class="ql-block">《太平军攻克南京城》</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缂丝~椅披一对,</p><p class="ql-block">千王洪仁手书“福”字碑拓本(复制件)</p> <p class="ql-block">太平军功勋曾容年木质腰牌</p><p class="ql-block">腰牌是太平天国颁发的用于查验身份的凭证。</p> <p class="ql-block">天朝宫殿复原模型</p><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天王洪秀全入驻原清两江总督署,改称天朝宫殿,宫城周围十余里,北起杨吴城濠,南至科巷,东起黄家塘、利济巷,西至西箭道。规模宏大,穷极壮丽。</p><p class="ql-block">如今,天王府遗址位于南京市总统府内,现存西花园、大殿、暖阁、穿堂等建筑遗迹。当时,它是太平天国的政治中心,规模很宏大,周长十余里,有两道围墙,每道墙都高达二丈多高。</p> <p class="ql-block">团龙马褂,为太平天国高级官员所穿的官服。黄缎质地,袄短袖肥,上绣四条团龙,以及牡丹、蝙蝠和流云海水等纹饰。1864年,清朝官员席宝田在江西俘获幼天王洪天贵福时所得,视为珍宝,留传子孙。解放后,席宝田后人将其捐献给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军刀武器</p> <p class="ql-block">北伐西征</p><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不久,即作出战略决策,由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挥师北伐,直捣清廷: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溯江西征,开疆拓土。北伐军长驱北上,孤军奋战,内乏粮草,外无援兵,气候寒冷,民情不谙,最终全军覆没。西征军挺进安徽、江西、湖北,制控安庆、九江、武昌等军事要地,屏蔽天京,有力保证了天京的粮食供应和上游安全。</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古钱纹滴水</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木雕构件</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回纹瓦当</p> <p class="ql-block">英人绘制的太平天国将士图</p> <p class="ql-block">妇女服饰</p> <p class="ql-block">钱粮执照与砝码</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的货币</p> <p class="ql-block">户部官票</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征税对照表</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服装</p> <p class="ql-block">起义军的兵器</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石雕水池,周身雕刻龙、凤、虎、寿等花纹,体积庞大,宽有两米左右,高有二三十厘米,从石材的厚度、石头发红的颜色推测它应该是用一个残碑凿成。</p> <p class="ql-block">清代护封木印</p> <p class="ql-block">挺进苏浙</p> <p class="ql-block">百姓为太平军立碑</p> <p class="ql-block">天京事变</p><p class="ql-block">1856年春夏间,太平军大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胜利。洪秀全深居内宫,将军政大事交给东王杨秀清。东王居功自傲,“逼封万岁!”。北王“奉旨诛杨”,东王及家眷部属2万余人死于非命,酿成天京事变的惨剧。翼王石达开负气出走,带走了10万精兵。太平天国经此二劫,元气大伤,首义六王仅剩洪秀全一人,上帝的神话逐渐破灭。</p> <p class="ql-block">天京沦陷</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历时18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它不仅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p> <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来源博物馆资料整理</p> <p class="ql-block">拍摄日期2023年7月8日,整理于2023年7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