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以七彩丹霞地貌而著名,被称为上帝打翻颜料罐的地方。 这里有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最美丹霞、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美誉。 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 张掖丹霞地貌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 也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 张掖丹霞分为"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两个景区。 冰沟丹霞景区虽然没有七彩丹霞景区那样色彩缤纷,但也别有风味。 冰沟丹霞造型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 这些造型奇特的山形,是雨水长年冲刷形成的。 在中国缺水的北方,形成这样的造型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 徜徉其间除啧啧称奇之外还有联想。 此行印象最深的还不是这些丹霞奇观,而是景区旁边的一处半个多世纪前的“工业遗存”,1958年大跃进时期全民大炼钢铁的小高炉。 <p class="ql-block">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调整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将钢产量由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赶英超美”的口号中,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开始了,照当时时髦说法是“钢铁元帅升帐”了。</p> 1958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明确认识到粮食是人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钢铁是工业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的七十多年里,我国的钢铁产量从1949年的15.8万吨发展到今天钢材产量世界第一,这些土高炉记录了一代人的奋斗精神。 站在这些泥砖砌成的土高炉面前,可以想见当年的建设者们有多么敢想敢干,热情有多么高涨,中国人就是凭着这种热情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有人会说当时的行为是脱离实际的冒进,是不懂科学、不尊重实际、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是的,我们并不避讳错误,“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更加的聪明起来了。” 中国人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没有任何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世界列强围追堵截和打压中,左冲右突地向前进。这些烧结在炉壁上的硫化物,记录的不仅是挫折更是奋斗精神! 我们没有资格对前人说三道四,是他们忍辱负重的探索前行,成就了今天强大的国家,是他们用自己艰苦奋斗的丰硕成果为后人创造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