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洋芋花开时

巴人

<p class="ql-block">  久居城市,只觉时间过得飞快。那天去乡间,偶然看到一片久违的洋芋花,才感到已是西北高原的夏季,其实家乡的洋芋花盛开在春天……。</p> <p class="ql-block">2005年我家后门东侧</p> <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还上小学,道路两旁那一行行,一排排,套种在玉米地里的洋芋长得正旺。最惹人的就是那些各色的洋芋花,有梨花白的、莲花粉的、茄花紫的,微风吹过,花朵摇曳,竞相怒放。</p><p class="ql-block"> 庄稼人都知道,这时秧根下正孕育着根茎和果实。但由于生活所迫,我们已等不得它自然成熟,于是,母亲带我们去挖洋芋。其实,心里知道洋芋此时正在生长,还没成熟,哪舍得挖。</p><p class="ql-block"> 小心翼翼地进到地里,只是挑大些的秧,看秧根下的土是否有膨胀的迹象,再刨开土,将略大些的洋芋取出,再细心地把土培上,就这样一大片地才能凑够一顿吃的。挖出的洋芋比核桃略大,很白,很嫩,手一碰就掉皮的那种。</p><p class="ql-block"> 我跟在母亲的身后,仔细察看粗壮的洋芋秧下是否有裂开的土皮,为母亲指引着更多的“收获”,母亲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灿烂和甜蜜,就像真的收获了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自此,我对洋芋花便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在农作物中,母亲对洋芋更为重视,因为在食品极为匮乏的年代,唯有洋芋旱涝保收,尤其在“青黄不接”的季节,那更是一种救命的“饮食”。童年的我见过吃“康复粉”的或找“代食品”挨饿的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因为有母亲的操持,仍能在土豆花开时,吃上母亲做的玉米面饼和汤洋芋,已经很不错了。母亲能做的就是不停地侍弄自留地,多栽些洋芋或蔬菜,想方设法改善家人的生活。她有一套储存农作物和蔬菜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如将洋芋、青菜加工晒干或腌制,能保存很长时间,以贴补粮食不足。在洋芋收获的季节,母亲会按洋芋的大中小分成不同类型,大的可以做菜或当饭煮着吃,中号的刮皮切片,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一下,捞出放在太阳下晒干保存。需用时,抓一两把放在锅里就能做出多种菜肴。特别是用油煎炸,酥脆可口,真可以和虾片媲美。</p><p class="ql-block"> 到部队后,我曾将母亲的制作干洋芋片的方法刊登于《陕西农民报》上,并被多家媒体转载。过去家乡的洋芋小到指头大的也没浪费的,同样刮皮,开水里过、晒干,做成“干洋芋果儿”,和鸡肉一块炖,那叫个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018年老家东侧园子地</p> <p class="ql-block">  甚至还晒干洋芋丝,所有这些做法都有切开清洗的过程,自然会有洋芋淀粉的形成,因吃饭人多量大,母亲几乎每天收集一碗,日积月累,干洋芋粉多了,做法花样更多。纯洋芋淀粉,那黏糯,那劲道……才是真正的美味佳肴。 </p><p class="ql-block"> 吃洋芋的方法既简单又讲究,洋芋不管大小都是要刮皮的,每家都有自制的铁皮“刮刮”,连洋芋表面凹下去发芽的“眼皮”都要刮得干干净净。 </p><p class="ql-block"> 这点不像家乡的红薯,是可以带皮做的。与红薯不同的还有,洋芋怎么吃都不烦。常用做法有孔洋芋或洋芋蒸米饭、汤洋芋、洋芋丝等等。 我长大成家后回忆 ,母亲切的洋芋丝细得真可以上墙。 </p><p class="ql-block"> “孔洋芋”就是将洋芋刮皮洗净,用水煮开,再沥出多余的水,在铁罐里用慢火蒸炕,用勺子挖开,或软糯或沙面。在雪白并带皲裂的孔洋芋碗里加点油盐、红豆腐辣子或就着其他菜吃,那便是一顿饭食。</p><p class="ql-block"> 家乡有戏言:“上午孔洋芋,下午洋芋孔……”可见,洋芋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一天三顿饭几乎都离不开洋芋。一大家人吃饭,自然刮洋芋就是劳动量较大的活。 </p><p class="ql-block"> 我的少年时期刮洋芋那样的活是必须要做的,姊妹之间经常比赛,看谁刮得又快又好。靠的是两手的配合和手指上的巧劲,用力小了不行,过重亦然。刮就是刮,不同于刨,更不是削,既要刮干净,还不能伤洋芋内瓤太多,技巧加手法缺一不可。 </p><p class="ql-block"> 那季节,“豌胡豆”(豌豆和蚕豆)也是时令作物,只是家乡从不煮带皮的蚕豆,必是退掉外皮炒菜吃,母亲教我们拨青蚕豆皮的技巧,即: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青豆角,食指在外,使劲一握,豆子便会挤到手心。这些生活常识和动手能力让我受益终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020年老宅门前的云雾</p> <p class="ql-block">  1992年,也就是母亲离开我们的前一年,仍是洋芋花开之季,我探亲回到家乡,顺着山间梯田望去,洋芋花在微风中荡起五彩缤纷的波浪,仿佛是飘在山间的彩带。</p><p class="ql-block"> 此时,农村的生活条件已经发生很大改变,再不为吃粮犯愁了,洋芋早已不当主食了,前一年收获的能放到第二年,甚至多数都成了猪饲料。</p><p class="ql-block"> 久别家乡,想起了农村后来被称为忆苦饭的“汤洋芋”。当母亲找出一堆又干又瘪、并不大的洋芋时,我傻眼了,这样的洋芋如何刮皮,我试了试,皱巴巴的怎么也刮不下皮,于是提出不做了,但母亲坚决不肯,坚持要亲自给我做这顿饭。</p><p class="ql-block"> 当时母亲已是古稀之年,且身体有病。只见母亲用她那双饱经沧桑、布满青筋的手艰难地刮着。用了近半个小时,一个个并不起眼的洋芋变得洁白无瑕,再切成厚薄均匀的块,然后炝锅煲汤,很快一锅香喷喷的汤洋芋便做好了。</p><p class="ql-block"> 真难想象她是用怎样的毅力做了那样一顿饭啊!那做法很地道、很纯正,那顿饭很香!我几乎忘记了洋芋的味道,同时也无比后悔当初要吃那样一顿饭。</p><p class="ql-block"> 又是洋芋花开时,闻到了花香,就像闻到了母亲洋芋饭的味道。(2013年QQ空间稿)</p> <p class="ql-block">2020年老宅东侧水井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