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

游子

<p class="ql-block"> 致敬,读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孟秋时节。</p><p class="ql-block"> 从昆明,乘高铁,到贵阳,一路向北。</p><p class="ql-block"> 老团队政委潘正学邀我参加团队战友纪念册编辑,预计一个月。天有不侧风云,病毒蔓延,侵筑扰黔,在贵州省人大培训中心,困守两个多月。</p> <p class="ql-block">  闲来无事,便在手机上查寻资料,写下“神游贵州”、“漫话贵州”、“黔中人杰”三个系列,加上后来撰写反映军旅生活的“往事追踪”系列,累计30余万字、60余篇文章在美篇平台上发布。被《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台》、《贵州人文》《今日头条》等多家官方和地方媒体转发,在贵州乡友和战友群中引发较大反响。</p><p class="ql-block"> 好多乡友战友称赞说:“还没有见到像这样全面系统介绍多彩贵州的文章,你可以做贵州形象代言人。” 好几位朋友建言我开设微博,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文章。然而,我则喜欢美篇。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加入美篇平台时间不长,喜爱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图文并茂,配入音乐,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给读者提供轻松阅读和更多美感享受,我陶醉其中。</p><p class="ql-block"> 文章多数在三千字左右,有的达五千余字。很多人说,看我的文章不觉累,董贵安等几位战友反馈说,文章有带入感,仿如亲临其境,亲身经历,这要感谢美篇。在阅读成为奢侈的今天,还能吸引那么多人看下去,这得益于美篇。因此,我乐此不疲,不离不弃。</p> <p class="ql-block">  坐守筑城,神游全省,对贵州人文历史有了粗线条了解。 </p><p class="ql-block"> 认识夜郎国,是解读贵州历史的源头和锁匙;土司制度统治贵州二千多年,改土归流,至建国初实行土地改革,才彻底废除。</p><p class="ql-block"> “一部民国史,半部兴义人”。近代史上,兴义涌现出以张之洞、王伯群、何应钦、刘显世、袁祖铭为代表的大批人才,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自1911年刘显世进入贵阳,至1927年袁祖铭遇害,兴义军阀把持贵州军政达17年。</p> <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雄关漫道,桐梓军阀崛起,取代兴义系。周西城、毛光翔、王家烈先后登场,民间传言:“内政方针,有官皆桐梓;外交礼节,无酒不茅台。”桐梓县城车水马龙,风光一时。桐梓系执掌贵州军政10年,1935年王家烈被迫交出政权,贵州沦为国民党蒋介石的傀儡政权直至解放。</p><p class="ql-block"> 贵州革命史,源起乌蒙。在毕节,建立了贵州第一个革命政权,也是长征途中经中央批准建立的唯一省级红色政权。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缪正元等,组成贵州革命工作委员会,称“九人工委”。</p><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建国初期,大批南下干部进入贵州,主特大局,为黔省建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各路大军,支援贵州三线建设。</p> <p class="ql-block">  多彩贵州,地灵人杰,群英荟萃,人才辈出。“三状元”为贵州争光,杰出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近代历史上张之洞、丁宝桢成为晚清名臣,国家中流砥柱。</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龙场悟道,创立儒家心学,知行合一,创建辉煌,后人撰联称赞:“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p><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 “贵州文化在黔北。” </p><p class="ql-block"> 汉有“三贤”:尹珍、舍人、盛览,遵师重教,首开西南教育先河;清有“三儒”: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一脉相承,沙滩文化,蜚声海外。 </p><p class="ql-block"> 黔山贵水,山川秀丽,钟灵毓秀,物华天宝,润育出多少文人墨客。</p> <p class="ql-block">  多彩贵州,鲜血浸染;红色文化,历史厚重。</p><p class="ql-block"> ——时间最长。1934年至1936年,红军先后转战贵州,历时累计21个月。</p><p class="ql-block"> ——分布最广。中央红军主力足迹遍及全省68个县(市、区)。”</p><p class="ql-block"> ——战事最多。强渡乌江,攻打遵义,两战娄山,四渡赤水等战斗,充分展示了毛泽东同志的雄才大略和指挥才能,保证红軍顺利出境,北上抗日。</p><p class="ql-block"> ——影响深远。在贵州境内,先后召开黎平、猴场、遵义、苟坝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决定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习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p><p class="ql-block"> 贵州儿女,从小走的长征路,听的是红军故事,耳闻目染,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长征精神,红色文化已植入贵州人的血脉基因,代代相传,激励贵州人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贵州红色文化,光环在遵义。“转折之城,红色之都”,享誉中外。</p> <p class="ql-block">  红色传人,贵州从未缺席。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过贵州,有数千人参加红军。杨至诚:三穗人,苗族,中国军队后勤工作主要奠基人,红军首任大管家,开国中将。开国少将、文化将军陈沂,遵义人,为《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解放军画报》创刊人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创办人。</p><p class="ql-block"> 前有榜样,后有来者。建国后军队有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上将,杨德福、吕登明、杨成熙中将,喻忠桂、陈开礼、谌宏昌等40余位共和国将军。地方有戴秉国、谌贻琴、娄勤俭,龙永图等国家及部委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  贵州山,山有脉。</p><p class="ql-block"> 北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终日云雾缭绕,仿如人间仙境;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黔地境内最高点。</p><p class="ql-block"> 四座山脉,纵横交错,山水相连,撑起贵州一片天。 </p><p class="ql-block"> 仔<span style="font-size:18px;">细考察,黔中人杰,大都从大山走出。</span> </p> <p class="ql-block">  贵州水,水有源。</p><p class="ql-block"> 乌江河,母亲河,纵贯全省;赤水河,美酒河,酿制美酒茅台,享誉世界。南盘江,北盘江,弯弯曲曲,盘盘旋旋,一条源于长江上游,一条来自珠江源头。</p><p class="ql-block"> 山连山,水连水,山水相连。正所谓: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贵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铁横贯,高速联网,公路通到村村户户,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一首“十谢共产党”,表达了全省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 </p><p class="ql-block"> 在写作方式上我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凭着史料,我介绍了“汉三贤”、“清三儒”,张之洞、丁宝桢、奢香夫人等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凭着感情感恩,我撰写了老首长杨德福、陈开礼、蓝显忠将军的文章。凭寄联想,查找资料,在未采访本人的情况下,写出了龙永图,夏迋毅的文稿。围绕多彩贵州的看点亮点,我倾力点赞了梵净山,西江苗寨、青岩、镇远古镇、好花红、侗族大歌等。</p> <p class="ql-block">  在人物的描述上,我试着学用春秋笔法、汉赋文辞和现代方法技巧相结合,营造与写作对象及读者面对面交谈的氛围,情注笔端,一个个黔中人杰,鲜活生动,展现眼前,受到本人和读者好评。龙永图,夏迋毅等专门请人转达谢意。</p><p class="ql-block"> 写到心动之处,或需浓墨重彩的地方,我选择用诗话来抒发。合符情感的表达,就像酒宴上喝到高潮时,放开歌喉,高歌一曲。</p><p class="ql-block"> 现代科技为写作提供了诸多方便,可以运用影视制作中的蒙太奇手法,任意裁剪组合,产生不同效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感谢众多的战友、文友、乡友、亲友、好友一路陪伴。</p><p class="ql-block"> 老首长、老领导的鼓励,我铭记在心,回报感恩;亲人们的点赞,让我亲切,因为我们,血脉相连;乡友们的喝彩,让我感动,因为我们,同属一方土,同饮一江水;战友们的点评,让我高看,心灵相通,彼此理解。文友们的评论触动心灵,收藏留存,体现文学素养,审美情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仰望星空,星辰闪耀。要特别鸣谢的人很多,我不知道从哪位说起。</p><p class="ql-block"> 感谢陈开礼将军,对一些拿不准的文章和问题,我都及时报告,经他审定把关后才发布,总能达到预期效果。感谢李松柏社长,亦师亦友,一路帮扶,友谊常青。感谢余青编辑,情同兄妹,走进心灵;感谢肖茂明,专门撰文,鞭策鼓午;感谢马常友、邓杰、牛文其等,几乎每篇文章,都写下情真意切的评论感言,激励我一路前行。感谢王道平、刘洪生、李春华、龙有本、白明富、严宏刚、曾玉龙、董贵安、周其常等,我们是战友文友麻友,几十年情同手足,亦友亦兄弟。还要感谢云南贵州商会的众多乡友黔商,多年来对我的尊重和关心。很多好友发现错误,及时转告,得以纠正。有的点评过高过头,但动心悦耳,我视之鼓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还有少数只知微信名,不知姓名的读者,评论很贴切很精彩,让我感动。还有军区范围、联勤系统的战友,有兵哥,还有军嫂;有阿鹏,还有金花,感谢所有提名和未提名,认识和不认识的读者。你们的鲜花、拇指、笑脸,充满激情而又忠恳的点赞,有如路途中的服务区、加油站,可以让我在那里稍事休息,整装再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除了感谢,还有致歉。由于诸多因素,文中难免有不少失误偏颇之处,敬请谅解。</p><p class="ql-block"> 美篇开设评论区,内设回复答谢,我从未开启。写下这篇文章,作为回复。不算致谢,因为我们还要前行。</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是对贵州系列篇章的一个总括和交待,如果成书,是为序。</p><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有你们陪伴,我不寂寞。</p><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有你们同行,我豪情满怀。</p><p class="ql-block"> 只因为——那是多彩贵州的醉美遵义,那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是我精神的寄托,灵魂的归依,心灵的净土,信仰的源头,人生梦想的启航地。</p><p class="ql-block"> 那里有诗,有远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 陈开礼将军常在电话中勉励:是家乡的山水拨动了你的情弦,赋予你创作的灵感。一语中的。</p><p class="ql-block"> 闲坐在湘江河岸边的茶楼,邀几位儿时的伙伴,泡一壶湄潭毛尖,喝几杯当地土酒,不知不觉中,我醉了!</p><p class="ql-block"> 醉倒在故乡的山水里,醉倒在母亲的怀抱中。</p><p class="ql-block"> 不慕六国黄金印,莫道苏杭天堂美,请到遵义耍一耍,酒不醉人人自醉。</p><p class="ql-block"> 来吧,远方的朋友,一路向北!</p><p class="ql-block"> “我在贵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等待如此美丽…… </p><p class="ql-block"> 来吧,八方的宾客,一路向北!</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著名诗人李发模填写的新曲:“遵义想你了”——最贵的人, 最真的情,我们都是有缘的人……</p><p class="ql-block"> 文/游德远</p><p class="ql-block"> 2023—07—20于遵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