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预防手足口 呵护幼儿健康</b></p> <p class="ql-block"> 幼儿健康一直是幼儿园着重关注的问题,随着季节和气温的变化,多种病毒和细菌也会大量繁殖,结合我国既往手足口病流行规律(4~7月为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而学龄前儿童又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做好预防工作,关注手足口病,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防范,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p> 什么是“手足口” <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该病最早出现口咽疼痛,口腔内可见弥漫性或散在性的疱疹,以手足部的疱疹最为明显。</p> “手足口病”的症状 <p class="ql-block"> 幼儿被病毒感染后多会经历3~7天的潜伏期。潜伏期无临床症状,患儿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p><p class="ql-block"> 起病急,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p><p class="ql-block"> 发热1-2天后在患儿口腔、手、脚和臀部出现散在的、米粒或绿豆大小的斑丘疹或疱疹。</p><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一般情况下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但因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有极少数患者(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p> “手足口”如何传播 <p class="ql-block"> 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较强。肠道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等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为什么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群?</b></p> <p class="ql-block"> 学龄前儿童本身免疫功能较成人要差,特别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感染。手足口病是儿童多发的一种病毒传染性疾病,很容易在聚集的场所发生,儿童一起共同学习、饮食、睡眠等,会导致病毒局部扩散。学龄前儿童免疫功能比较差,经常不注意手部的卫生,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清洗病毒行为,所以会容易得手足口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同一个孩子会多次得手足口病吗?</b></p> <p class="ql-block"> 同一个孩子有可能会多次感染手足口病,这是因为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目前发现有20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这些肠道病毒之间的交叉保护可能是没有的。</p>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p class="ql-block">1.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p><p class="ql-block">2.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p><p class="ql-block">3.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食。</p><p class="ql-block">4.避免和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密切接触。</p><p class="ql-block">5.做好免疫接种。</p> 幼儿园预防措施 <p class="ql-block"> 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幼儿园也制定了严格的预防措施。</p> <p class="ql-block">1.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在入园、离园、午睡后,检查儿童的手部、足部、口腔三个部位是否有红白点,如果有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将其与其他孩子进行隔离,请家长带孩子就医,防止疾病的蔓延。</p> <p class="ql-block">2.定时消毒:玩具、餐具、桌椅、楼梯扶手等容易接触的物品,增加消毒频率。</p> <p class="ql-block">3.保持教室内的空气流通:在封闭的空间内传染病更容易传播,幼儿园里的教室保持通风。早晨孩子未入园时,教室提前通风。</p> <p class="ql-block">4.儿童卫生教育:饭前便后洗手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教师引导幼儿正确洗手。</p> <p class="ql-block">5.注意饮食:幼儿园对孩子的饮食做严格的把关,为孩子准备营养丰富、健康的食物,提高幼儿免疫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得了手足口,家庭护理需注意什么?</b></p><p class="ql-block">1.患病期间要居家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患儿发烧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将退热贴贴在患儿额部、太阳穴等部位,达到退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2.衣物消毒:保持患儿皮肤干燥清洁,勤换衣物。换洗衣物及给患儿用过的毛巾,需要沸水煮沸消毒半个小时以上,也可以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p><p class="ql-block">3.饮食尽量清淡,以流质食物最宜,避免进食酸辣、燥热、肥腻、难消化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4.手足口病常常会出现口腔溃疡,家长们要注意保持小朋友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淡盐水漱口。</p><p class="ql-block">5.疱疹不可用未经消毒的针挑破,应由其自行消退。可给宝宝换上舒适、柔软的衣服,勤剪指甲防止抓破皮疹继发感染。如有疱疹破溃,可以擦涂刺激性小的碘伏,并保持局部清洁。</p><p class="ql-block">6.可适当配合饮食疗法,如以胡萝卜、马蹄、竹蔗煲瘦肉汤或竹叶卷心加冰糖煎水代茶等。</p><p class="ql-block">7.一旦患儿出现胸闷、气促、疲惫、突然呕吐,甚至四肢抽搐等症状,须立即前往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p> <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虽然会多次复发,但普遍可自我痊愈,家长也不要太恐慌。只要严格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勤锻炼,少扎堆聚集,早到正规医院接种疫苗等预防工作,那么手足口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p><p class="ql-block"> “健康第一,预防为主”!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期盼,让我们共同携手用心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扫描上方二维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加入我们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