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信息技术 特教园丁相约桂子山,———2023年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培训项目A班研修

获嘉特校苑春苗

<p class="ql-block">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 升行动计划》关于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共同委托华中师范大学承担“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培训项目",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工作。</p><p class="ql-block"> 绿树阴浓夏日长,特教培训促成长。2023年7.15——7.20,来自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 重庆六省的260名特教园丁相约桂子山,聚焦信息技术,为特殊教育赋能,助力特殊教育新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篇:报到和班级建设</p><p class="ql-block"> 7月15日,全天来自六省各地学员陆续到达武汉市虎泉青年酒店,受到了班主任张老师,龙老师、代老师热情接待。报到期间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周到细致的分组,7月15日下午6点30分特教园丁A班(学员组成:河南、江西,湖北)进行了班委会议和班级工作安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篇:开班典礼</p><p class="ql-block"> 7月16日上午,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美丽华师南湖综合楼一楼报告厅,进行开班典礼。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军其致欢迎辞。吴院长向大家介绍了华中师大的发展历程及其学部设置的特色。在本次培训中,华师的众多专家将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特殊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人工智能+教育等全方位的给予指导。吴院长希望我们能珍惜机会、提高认识,转变角色、积极交流,遵守纪律、学有所成;能将特殊教育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在思考中深化认识,在交流中分享经验,在合作中提高能力,在工作中增长智慧,并预祝培训活动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篇:专家引领</p><p class="ql-block"> 1.雷江华《信息化环境下特殊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新动向》</p><p class="ql-block"> 7月16日早上8点开班典礼结束后,8时30分培训正式拉开序幕。为我们做首场专题讲座的是雷江华教授。雷教授结合事例,从认识信息技术的环境,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整体把握特教新课标,特教课程改革新动四个纬度做了精彩分享,以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引导特教老师们在信息环境下对课程体系的深度思考。</p> <p class="ql-block">  2.朱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特教教师专业发展与课堂教学评价》</p><p class="ql-block"> 7月 16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融合教育学院朱楠副院长带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特教教师专业发展与课堂教学评价》精彩分享,朱教授向我们介绍了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现状,以及资源中心建设的内外部需求,分析政策要点推进我国融合教育实践、特殊教育学校改革转型发展及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方向,鼓励我们特殊教育教师厚植专业情怀,促进自身发展,努力开拓未来特殊教育发展方向,为融合教育普惠发展做更多的尝试与研究。</p> <p class="ql-block"> 3.王霞《以课标为指引 以结果为导向》</p><p class="ql-block"> 7月17日上午,我们参访观摩武汉市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闹中取静,当我们走进学校,城市的喧嚣与嘈杂瞬间被隔绝在外,仿佛来到了索德格朗诗中的花园,让人不自觉轻言细语,放慢脚步。我们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全方位参观了校园,详细了解了该校的发展历程、师资力量、办学目标、校园文化、德育理念及校园的资源功能室。</p><p class="ql-block"> 王霞校长为我们做了以课标为指引,以结果为导向的精彩报告。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坚持构建突出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比照普通学校教育核心素养体系,研制出培智学校的核心素养体系。学校着力通过教育、教学、康复、家校共育等教育全要素的优化,在生态环境下,以课标要求指引学生发展方向,以结果导向铺就学生发展路径,建构了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p> <p class="ql-block"> 4.苏慧《信息技术背景下特殊教育课堂中师生互动策略及案例分析》</p><p class="ql-block"> 苏教授指出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重建教与学的关系,目前,师生互动已经成为课堂的主要表现样态。苏教授结合课堂师生互动的背景,理论基础,互动类型,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弗兰德斯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和CLASS课堂师生互动评估系统,并对我们的特殊学校课堂师生互动提供建议:减少教师课堂掌控,提高学生自主意识,重视有效课堂提问,丰富教学评价语言 ,构建动态弹性课堂,促进学生潜能开发。</p> <p class="ql-block">  5.范炀《教学技术应用操作案例分享——教学微视频设计与制作》</p><p class="ql-block"> 范教授从什么是教学微视频,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流程和录屏教学微视频的制作三个方面详细讲解,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在特殊教育课堂教学中依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依托计算机在交互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6.徐添喜《教学策略案例分享——辅助器具应用》</p><p class="ql-block"> 徐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为我们讲授了辅助技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让我们明白高科技辅助器具为残疾人生活提供更加便利,解码人类更多的无限可能。辅助技术在教育,康复和生活的所有阶段,通过服务和装置实现功能性结果。</p> <p class="ql-block"> 7.范炀 徐添喜 《特教教学融合设计与问题反馈》《特教微课教学展示》。</p><p class="ql-block"> 7月19日上午,范炀 ,徐添喜组成的专家教师团队对我们A班学员的四节微课分别点评,从微课的课标契合度,内容容量,语速,跨学科整合及设计与制作的角度等方面给出建设性建议。微课展评活动给我们老师许多启发,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微视频制作的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8.蔡苏《人工智能的特教教学应用及VR AR情景体验》</p><p class="ql-block"> 蔡苏教授通过介绍国内外K-12教育领域中增强现实学习环境的现状和未来教育发展前景,分享自主研发落地实践的增强现实教育应用案例 ,从而让特教教师们更加了解人工智能及虚实结合的AR技术。</p><p class="ql-block"> 蔡苏教授语言幽默、妙语连珠,老师们聚精会神、认真倾听。讲座过程中老师们与蔡苏教授积极互动,蔡苏教授通过“探索太阳系”、“我们的地球”“解密人眼”等AR技术,让教师们亲身体验,感受增强现实技术的课堂应用。</p><p class="ql-block"> 未来已来,技术赋能教育,让我们依托AR+AIGC,渐进式推进特殊教育课题教学变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四篇:小组研讨与学习反思</p><p class="ql-block">小组研修:小组成员学以致用,通过组内研修共同提升,在微课制作中实践学习成果。</p><p class="ql-block">学习心得:每天听课结束后学员教师书写日志,各有所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五篇:我们结业啦</p><p class="ql-block"> 我们A班和B班学员共同做了结业视频汇报;易美华老师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发言;班主任老师为我们颁发了优秀学员证书、结业证书和优秀微课证书。掌声送给努力奔跑的特教伙伴们~~</p> <p class="ql-block">  聚焦信息技术,特教园丁相约桂子山。感恩中国残联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搭建的学习平台,感谢本次为我们带来培训的各位专家教授,感谢班主任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p><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有理论有实践,“干货”满满,我们学员教师会以本次培训学习为契机,认真学习内化吸收,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让信息技术为特殊教育赋能,为特殊教学改革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我们大家会共同努力去积极创设理想的教学环境,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更高效有趣的特教课堂,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p>

特殊教育

特教

信息技术

教学

教师

课堂

我们

教育

培训

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