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记忆我的研学之旅——关向应纪念馆

Jasper

<p class="ql-block">  追寻红色记忆,2023年7月12日,唐山市路北区光明实验小学四(7)中队第四小组高鹤洋和家人在大连进行了红色研学旅行,学习参观了“关向应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关向应纪念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向应街道大关屯176号。该馆始建于1964年,后经多次改扩建,新馆于2007年9月10日正式开馆。关向应纪念馆占地面积47433平方米,包括关向应故居,主展馆,延安窑洞,红三军指挥所等。关向应纪念馆免费向游客开放,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p> <p class="ql-block">  关向应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指挥员,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他曾担任团中央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红三军政委,红二方面军政委等。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p> <p class="ql-block">  关向应原名关致(治)祥,1902年9月10日出生在一个普通满族农民家庭。1924年在大连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在苏联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先后在中国河南省委和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作,1928年中共“六大”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任共青团中央书记,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参加中共中央军委和长江局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31年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坚持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不泄露党的秘密,最终经党组织积极营救被保释出狱。1932年关向应与贺龙共同创立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他任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军委分会主席和红三军政委。1934年枫香溪会议上,关向应严肃批评了当时存在的“左”倾错误,会议通过了恢复红三军党组织和政治机关,停止肃反,建立黔东根据地等正确决议。枫香溪会议把濒临绝境的红三军从“左”倾错误的危害中挽救出来,贺龙、关向应二人也在战斗中相互了解、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创造了我党我军历史上高级干部肝胆相照、精诚团结、长期合作的光辉典范。</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关向应任八路军一二〇师政治委员。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深入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他与贺龙率部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坚持华北抗战,点燃了华北的抗日烽火。关向应因积劳成疾,1946年7月21日在延安病逝。</p> <p class="ql-block">  关向应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革命战士,我们党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青年运动的重要领导者。毛泽东同志曾为他题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红色研学旅行,我深深感到这是一次非常具有教育纪念意义的活动,我们要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追寻他们的革命足迹,学习他们可歌可泣的精神,继承他们的革命遗志。我们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脚踏实地,锻炼实践本领,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认真学习,积累经验,同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