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作者:龙政委</p><p class="ql-block">设计制作:杨雪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率先提出以“北岭淮水”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这一见解与先秦地理文献《禹贡》不谋而合。《禹贡》将天下山势按南北走向,分为北龙、中龙和南龙构成的“三条”,而中龙又分为北中龙和南中龙,又称为“四列”。北岭中龙如此特别,到底是哪座山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既有中龙,遂分南北。山南诞生了长江,山北流淌着黄河。《黄帝内经》认为:“夫脉者,血之府包。”从地理角度看,河流就是山川的血脉。脉有强弱,水亦分阴阳。长江在南,属阳,此乃动脉,黄河在北,属阴,是为静脉。这座分隔长江和黄河的山,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首次提到:“秦岭,天下之大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秦岭逶迤挺拔,险绝飘逸,山河环绕,叹为观止,先秦典籍《周易》将其视作龙脉,秦岭因此声名大噪。时至明初,名儒刘基深入研究山川地理,他有文云:“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以此对应,秦岭“龙脉”一说并非空穴来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狭义的秦岭,位于陕南渭河和汉江之间的山地,东起灞河与丹江河谷,西止于嘉陵江,绵延约500公里。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终年积雪,是“关中八景”之一。广义的秦岭,西自昆仑,横贯陕南,延及大别山,东止张八岭,长约160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秦岭不但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还与淮河共同组成中国南北地理分割线。在秦岭孕育的土地上,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古代社会为感谢土地的厚爱,以崇尚“社稷”为荣。这种以土神和谷神为代表的崇拜物,在南北两地演化出不同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农业产区集中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渭河平原,耕地多为旱地,农作物由小麦和杂粮为主,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北方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秦岭的土哺育生命,它的石又影响了环境。横卧在中国中部的秦岭,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对高空环流造成了影响。在冬季,高纬度地区能量收支失衡形成的冷空气,从西部、西北部和中部进入我国后,受到秦岭的阻滞,造成北方地区气温下降,河流结冰,1月的平均温度在0℃以下。</p><p class="ql-block"> 夏季的海洋气流北上中原腹地,同样受到秦岭的阻挡,难以深入西北地区。由此,南方地区河流水量充沛,冬季不封冻。常年平均温度介于13℃-20℃之间。降水普遍超过800mm,即使在冬季,雨水依然占全年总量的10%。</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秦岭不只是南北地理分界线,还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它决定了南北两地的气候、温度和降水,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植被分布、社会生活和农业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秦岭作为气候分界线,比地理分界线更为重要。秦岭的骨,犹如中华民族的脊梁,无畏风霜,不屈不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对于秦岭的骨,它的水更为特别。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诞生了以夏、商、周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先民们组成族群,临水而居,创立宗教,祭祀神灵,占卜吉凶。文明的火种在黄河中下游生息繁衍。《汉书·沟洫志》记载:“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黄河确立了百川之首的地位,称其为“母亲河”也不过分。</p><p class="ql-block"> 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先后出现了的三星堆、河姆渡、马家浜、良渚等文化。它们遍及长江全流域,彼此之间既碰撞冲突,保持个性,又交流渗透,相互影响,同时,还和黄河文化互有交集,进而产生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南方文化复合体。</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两种源流不同、特征各异的文化在大一统的帝国版图上,不断沟通、吸纳和融合,进行了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归趋性革新,形成了崭新的“中华文明”。秦岭见证了两种文明殊途同归,汇流迸发,为民族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阳二宅全书·龙说》称:“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体现了人们对秦岭的朴实理解和认识。它和长江、黄河三者结合,使孤立的山川有了灵动的生气,形成“山环水抱”之势。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创造出多姿多彩、从未继绝的华夏文明。到了新时代,由“龙脉”延伸出的“一带一路”,势必将带动中国一飞冲天,遨游九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2年12月,莽莽秦岭白雪皑皑,一支衣不蔽体却气势如虹的军队在山间行进,他们就是被老百姓称作“自己的队伍”的中国工农红军。</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长征期间,红七十四师战略转移,先后途经凤县、太白、眉县和宝鸡县,红军战士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打富济贫,除暴安民,组建苏维埃政权和游击武装,播撒革命火种。</p><p class="ql-block"> 1932年12月,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四方面军突破其防线后,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西进,向川陕边境转移,途中遇到胡宗南部骑兵尾追,红军被迫南下进入秦岭。当时天气寒冷,红军战士衣衫单薄,食不果腹,昼行于崇山峻岭间,夜宿于雪地密林中。为了甩掉追兵,红四方面军一连翻过九座海拔两三千米的高山,途经老君岭、厚畛子,从都督门上山,进入今太白县境内的核桃坪、黄柏塬、二郎坝、皂角湾等地。山区人烟稀少,筹粮非常困难,战士们常常饿着肚子行军,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红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p><p class="ql-block"> 红四方面军主力进入太白山区,立即派出100多人的侦察分队,沿秦岭北麓向西,一边打探国民党军队的动向,一边进行革命宣传,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到了秦岭一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7月中旬,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举行扶郿战役后,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退守陕西安康至甘肃天水一线,组成秦岭防线,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入川。8月21日,第一野战军主力发起兰州战役。26日,胡宗南为策应马步芳部坚守兰州,以5个军向甘肃省西和、礼县和陕西省宝鸡、虢镇地区进攻,企图乘隙抢占天水、宝鸡。27日,其一部进至虢镇以南之白寺、小寨一线,另一部进到陇南益门镇之天台山、荞麦山地区。第一野战军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周士第决心就势发起秦岭战役。部署是:以第60军首先歼灭孤军深入七里沟的胡宗南部第177师,吸引其主力来援并予以歼灭,尔后沿川陕公路向南进攻;以第61军2个师及炮兵团位于宝鸡、益门镇,暂取守势,准备从正面出击,配合第60军行动。28日,第60军首先击溃第177师,而后乘势南进,于29日进占汉王丞、狗头寨。30日,第61军2个师附炮兵团从川陕公路正面及两侧发起攻击。胡宗南部除以一部据险抵抗外,主力向东河桥及东南山地撤退。第18兵团主力乘胜追击,相继占领观音堂、天台山、东河桥、黄牛铺和核桃坪、进口关等地,并歼灭国民党军一部。9月6日,周士第鉴于兰州战役已胜利结束,国民党军又以全部猥集于双石铺、两当地区转入防御,加之秋雨连绵、山区寒冷、供给困难,决心停止进攻,部队转入休整,秦岭战役结束。此役,共歼国民党军3700余人,摧毁了胡宗南部的秦岭防线,保障了第一野战军主力攻取兰州的左侧安全,并打开了通向汉中的门户,为第18兵团而后入川,配合第二野战军解放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皇 陵 傲 九 州</p><p class="ql-block"> 中国☆灵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身轻如燕遨苍穹,环绕群山半宇空。</p><p class="ql-block">携圣逍遥星月隐,牵神缥缈水天中。</p><p class="ql-block">仙烟袅袅岚浮白,道色茫茫霞映红。</p><p class="ql-block">头上北斗祥瑞现,无根虚幻影飘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花子】秦岭仙烟绕行云</p><p class="ql-block"> 中国★灵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夏木千花坠自薰,谁将惆怅拂苔痕。还道秦岭迭季易,雨殷勤。</p><p class="ql-block"> 百里山川留别语,异仙幽梦拾芳尘。虚左九龙堪对酒,共行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红 军 傲 骨 坚</p><p class="ql-block"> 中国☆灵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高水远渡深渊,风雨人生苦太偏。</p><p class="ql-block"> 久历沙场红军赴,更临塞夜号声欢。</p><p class="ql-block"> 披荆斩棘初心在,砥砺前行傲骨坚。</p><p class="ql-block"> 龙道秦岭显胆气,戮封击蒋救人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