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空通信部队“文革”后的首次技术大比武

祥富

<p class="ql-block"><b>  笔者最近整理旧物,翻出了尘封已久的一个公文包和一个笔记本。</b></p><p class="ql-block"><b> 这个公文包上,印有“北空通信”和“奨”字,是笔者40多年前一次参加北空通信工作会议时得到的奖品;</b></p> <p class="ql-block"><b>  这本活页式笔记本,后来笔者常置于案头,用作读书看报时摘录一些资料,由于长期使用,上面布满岁月的沧桑尘迹,内文的活页纸换过两茬,硬纸板套塑的封面边角也早已开裂,但本人一直没舍得扔——就因为封面上烫印的那几行字,留下了45年前北空通信部队那场技术大比武的深刻印记。</b></p> <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半期,我国刚刚走出“文革”。众所周知,由于军队在“文革”中过分强调“突出政治”、批判六十年代中期全军开展的军事大比武是罗瑞卿等搞的“单纯军事观点”,军事训练一度放松。“九•一三”事件后,这个现象有所改善,强调“又红又专”;1975年前后,通信部(分)队开展了大规模的“机线标准化”整修等活动,北空还组织了一次“通信专业技术竞赛”,部队的战术技术训练水平不断提高,但与现代战争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b></p><p class="ql-block"> ▽图为原北空通信团苏桂朔战友保存的北空“通信专业技术竞赛纪念”相册</p> <p class="ql-block"><b>  六、七十年代,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错综复杂,日趋严峻。尼克松访华和美军撤出越南后,中美关系虽有缓和,但影响国安的外部问题交织,某些热点持续升温。东面,隅居台澎金马的蒋氏集团此前一度启动“国光计划”,妄图“反攻大陆”;美日占我“钓岛”,拼凑依托“岛链”长期对我封锁扼制,美蒋常派飞机窜扰侦察;西边邻居也不时制造点麻烦;北面有百万苏军陈兵中苏、中蒙边境虎视眈眈,一度扬言要对我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而南面企图当“小霸”者更是忘恩负义,他们仗着与苏结盟,野心急速膨胀,自诩“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妄图蚕食我领土,不断占我海岛,驱我华侨,打死打伤我边民,我军面临着不得不一战的局面。如何提高部队的军事训练水平,打赢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成为当时我军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于是,在全军大抓军事训练的大背景下,1978年11月,北京军区空军组织了一次所属通信部队军事技术大比武(时称“岗位练兵考核竞赛”)。</b></p><p class="ql-block"><b> 各军、师(独立团)及军区空军直属部队等积极组织有关通信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参赛。我任通信参谋的空军平泉场站正式组建不久,当时为空六军直属,机场还没有担负作战任务,承蒙上级关心,指名抽调我去观摩学习,并作为工作人员参加有关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这次大比武的主要领导者,是著名的空军战斗英雄、曾为军史上空前绝后的“大校营长”、时任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建国七十周年时与张富清、毛岸英等278名英模人物一起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党政军九部门评选表彰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的岳振华同志。</b></p><p class="ql-block"> 笔者曾编发的“美篇”文章:</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47p8d8d"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竹竿捅下来的”世界纪录——大校营长和他的“英雄营”</a></p> <p class="ql-block"><b>  当时,岳振华分管通信工作,大赛开始时,他来到现场,亲自作开赛动员讲话;闭幕会上,他又亲临作了重要指示,并为优胜单位和个人颁奖。</b></p><p class="ql-block"> (三个月后的1979年2月16日,我参加北空79年度通信工作会议时,也是岳振华首长亲自向我们与会者传达中央11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对越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战斗的通知》。自卫还击战打响的当天下午,北空乔子扬参谋长在通信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向我们通报当日战况,要求我们第二天即返回部队,随时准备对付“北面”可能的任何行动。——此为后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人开赛首日的日记</p> <p class="ql-block"><b>  11月15日开预备会,有关人员熟悉比赛场地、设备及规则等,16日,比赛正式展开。大赛分通信参谋、无线电报务、短波发信台、导航发信台等若干类,具体项目很多,可谓精彩纷呈。如有44人参加的无线电报务员快速抄报比赛,从130码/分开始,逐渐增至第11场的270码/分;中波导航机调配员排故比赛,3个故障要求40分钟内排除;而短波发信机调配员排故比赛,则要求15分钟内排除3个故障,等等。 </b></p><p class="ql-block"><b> 大赛在北京西山的北空指挥所大院内举行。北空通信处刘云处长、田振甲副处长等通信处首长全程组织指挥。空6军代表队由军通信处李培元处长亲自带队,空24师通信科长王贻章担任“参谋六会”的裁判员。我不是参赛选手,也不是裁判员,主要任务是观摩学习,同时也参加一些具体考核项目的组织、记分等工作,如100多位参赛选手的最终成绩登记表,就是由我整理登录的;部分赛场的整理及所用装备的赛后归建等,也是我参与的会务组共同完成的。</b></p><p class="ql-block"> ▽大赛期间,我荣幸地住在了北空西山招待所一号楼二楼一间设备考究的套房。当年很幼稚,由于是第一次住这种级别的房间,兴奋之余,私下在日记中也不免自我“嘚瑟”几句</p> <p class="ql-block"><b>  各参赛队伍都抽调精兵强将,精心准备,参赛人员堪称技术精湛,临场发挥出色。大赛很多细节现已记不清了,但有一次63改进型500瓦中波导航机排除故障比赛,令我印象非常深刻。</b></p><p class="ql-block"><b> 那次开赛后机器刚通电,就传来一位参赛选手果断的声音:“报告:保险管损坏!”迅即排除了这一故障。只见裁判员伸出右手大、小两个手指并说“6秒”,我一看秒表,果然用时仅6秒钟,随即将其成绩记录在案(其该项总成绩须将由易到难的3个故障都排完后综合评定)。这是我见过的一次“闪电式排故”(我入伍之初任无线电调配员时使用过63-1型机器,后又任无线电技工、技师,深知有些“排故”是多么的不容易),此后很久,我耳畔似乎仍不时回响着那声响亮的“报告”和“6秒”的判词,但这位战友姓甚名谁、由哪个部队选送,可惜现在记不清了。</b></p><p class="ql-block"> ▽年逾不惑,风采依然;荣耀送展,余热归航——此为八十年代上海生产、军民航通用的NDB-500型中波无线电归航机,其外观与63-1型和63改进型导航机基本相同,现亦早已光荣退役并送展。(图片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这些情况,按说在我的工作笔记本中应是有具体记载的,但在我临转业前,上级部署部队编史,由于我经历见证了平泉机场通信工程从勘察定点、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到部队正式担负作战任务的全过程,所以我将自己在部队期间的所有工作笔记本暂留所在单位,用以编写队史时参考。由于转业后一度工作较忙,且当时信息交流不便,我没及时留意其下落;九十年代我想找回这批资料时,被告之时过境迁,不仅人员更换几茬,且部队改编后,调整了原依“山、散、洞”原则布局的部分营房,我原所驻营区房屋已被拆除,资料无处找寻。遗憾!我留下的这十几本工作笔记,连同我学用过的有关装备的图书资料等,都再也没能回到我的手中。)</p><p class="ql-block"> ▽笔者当年作为书签保存下来的1978年度袖珍年历片</p> <p class="ql-block"><b>  当时空军军、师(场站)通信部(分)队装备的短波无线电双边带中远程通信的主力设备之一,要算是“91-戊”和“7512-丙”,即91-戊型150瓦无线电发射机和7512-丙型收信机。“91-戊”通常配置在距指挥所较远的集中发信台,由报务员遥控发报,“7512-丙”则配置在指挥所通信室的无线报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91-戊型发信机(高频部分)</p> <p class="ql-block"><b>  大名鼎鼎的“拐五幺两”,一身草绿色的“军装”显得英姿飒爽,它搜索快捷,灵敏度高,信号保真度好,耐长时间使用且不易出故障,深受报务人员喜爱。其面板上部的“大眼睛”(频率显示窗)特别醒目,五颜六色的波段开关等操控设备遥相呼应。因其是“7级5波段12灯(电子管)”短波超外差通讯接收机,所以,被命名为7512型收信机。</b></p><p class="ql-block"><b> 电子管的设备电耗大,但性能和使用寿命都很好。在当年朝鲜战场上,就凸显其稳定性好、适应复杂气候条件等优点。后来,91型和7512型不断发展改进型系列产品,较长期地装备部队使用。虽然它们也早已退役,但在无线电报务和机务人员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b></p><p class="ql-block"> ▽7512-乙型收信机(上图)和7512-丙型收信机(下图)</p> <p class="ql-block"><b>  回想起来,若说这次大赛还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觉得可能是安排有线类和女兵的项目偏少。有线电堪称现代军事通信的“半边天”,女兵是通信部队人员组成的“半边天”(特别是军区空军等领导机关直属的通信部、分队,女兵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自古以来,现实中都没有真正能做到“战争,让女人走开”,反之,人们见惯了很多广为传颂的“巾帼不让须眉”。这里,姑且借用八一电影制片厂七十年代摄制的记录有线通信分队女兵工作、训练情况的5分钟短片《女战士》,聊以弥补这个缺憾吧——</b></p> <p class="ql-block">  ▽七、八十年代描绘人民通信兵的著名图片之一:《我是海燕》</p> <p class="ql-block"><b>  在这次考核竞赛活动中,我对同为大赛工作人员、时任北空通信处参谋的韩勇延同志印象深刻。</b></p><p class="ql-block"><b> 七十年代初我任无线电技工时,到北空通信器材修配厂学习仪器仪表修理技术,听人说她是大首长之女,“文革”前(65年)读书时即入党,大学毕业投笔从戎,从普通机务战士提为无线电技师。后来,她调到北空通信处装备器材科当参谋,我1976年任平泉场站首任通信参谋后,由于该机场的通信导航装备及器材、维修经费是由北空直接拨付,所以常去京向她及器材科负责人王银柱等汇报工作,申领装备、维修器材和经费,这时才知她的父亲就是我军著名的“旋风司令”、后来在开国上将中第一个被官方称为“军事家”的韩先楚。</b></p><p class="ql-block"> ▽1978年,韩先楚将军与他的子女等在新疆(图片源自网络,前右2为韩勇延)</p> <p class="ql-block"><b>  生于延安的韩勇延,是韩司令唯一的女儿,她平时极为低调,在她的身上,人们丝毫看不出“大首长千金”的骄娇之气,更见不到后来某些自诩“红×代”或“官×代”中的少数人身上那种颐指气使、呼风唤雨。以前的工作接触,只知她是令人敬重的上级领导,在考核组短暂共事,又觉得她就像一位没有架子待人和善的大姐,印象最深的是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她负责全区通信导航装备管理,这次考核竞赛,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任劳任怨,认真做好分管具体工作。后来她负责对国产早期和苏式多型通信导航装备的鉴定及退役处理,获全军先进;她组织军区空军通信科技成果鉴定会,通过了多项自主研发装备的鉴定,在空军推广使用。她有文凭有能力立过功,气质出众,工作实绩突出,我军重新实行军衔制时授空军上校,本可顺理成章担任更高的职务,但她却要求下到北空通信总站当工程师,从事更具体的业务工作。她甘居平凡岗位,过普通人的生活,始终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于军队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可惜天妒英才,韩参谋已于2019年1月3日病逝。</b></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给人民通信兵的题词:“<b>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b>”(首刊于1941年10月10日出版的《通信战士》杂志),八十多年来,始终是历代通信兵战友的座右铭。</p> <p class="ql-block"><b>  在紧张的“考核竞赛”之余,大赛组织者还安排了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以及丰富多彩的文艺、游览等活动。</b></p><p class="ql-block"><b> 党和国家最高纪念堂——毛主席纪念堂共有两层,一层主要是瞻仰毛主席遗容,二层是革命业绩纪念室。一般散客只能瞻仰参观一层,二层需单位团体组织参观。那时纪念堂刚建成不久,二层还未布展开放,一层也只接待团体且需预先审批。如唐山大地震两周年那天,空军平泉场站组织首批代表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就是我去京联系办理的(7月23日申报获准,28日再通过北京市委办公厅的同志具体办理)。</b></p><p class="ql-block"> ▽笔者1978年7月28日的日记(片段)</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的毛主席纪念堂纪念章(图片为在对越自卫作战中两次荣立二等功、三次荣立三等功的老通信兵邓声杰战友提供。这枚纪念章是他1979年出席“北京英模会”期间,在瞻仰毛主席纪念堂时获颁的。)</p> <p class="ql-block">  ▽笔者1978年11月19日上午在颐和园留影(下午瞻仰毛主席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b>  11月20日,大赛圆满落幕。</b></p> <p class="ql-block"><b>  在这次大赛推动之下,北京军区空军所属通信部(分)队迅速掀起了岗位大练兵的热潮,广泛开展了争当“技术能手”等活动,军事训练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部队的通信保障水平和整体作战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b></p><p class="ql-block"> ▽这是笔者保存的北京军区空军“技术能手”奖章</p> <p class="ql-block"><b>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p><p class="ql-block"><b> 这次技术大比武,笔者只是参加了部分小组的活动,接触的面不宽(如由于不懂报务,就较少观摩比赛重头戏之一的报务考核),但战友们那生龙活虎的劲头、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随着时间流逝,脑海中一些具体细节的记忆已渐次模糊,现根据本人当年日记线索,回眸某一侧面的点滴事例,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火红的年代,那一幕幕火热的军营场景如同展现在眼前,心情仍觉十分激动。</b></p> <p class="ql-block"><b>  将近半个世纪过去,老兵的双鬓悄然染上了冰霜,当年的战友如今亦分处四面八方。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军通信导航装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但无论装备如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仍是用无产阶级建军思想武装起来的熟练正确掌握装备的人。作为“首长的耳目、军队的神经”的通信兵(其中一部分今已发展为“战支军”的重要成员,成为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地位重要,使命光荣。我们相信,“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光荣传统必定代代相传,新时代的人民通信兵,必将创造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视频:歌曲《通信兵之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词:集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曲:姜春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制作:孙嘉俊</p> <p class="ql-block">  (注:老版《通信兵之歌》的歌词是:“前进!前进!年青的通信兵,我们是首长的耳目、军队的神经。亲爱的党啊,抚育我们成长,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力量无穷!政治坚定、技术精通、勇敢顽强、分秒必争!手指弹出进军曲,军号声声震敌营!千山万水传号令,银线万里报凯声!报凯声!”)</p><p class="ql-block"><b> 红星闪耀,岁月如歌。</b></p><p class="ql-block"><b> 除了《通信兵之歌》,由阎肃、周建歧作词、姜春阳作曲的《北空通信团团歌》,亦表达了北京军区空军所属通信部(分)队战友们的共同心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西山脚下扎军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银线电波架彩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机房灯光永不熄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送走晚霞迎来黎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导弹在电波中呼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战鹰在呼唤中出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凯歌在键盘上鸣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明在机台上播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们的脉络布满华北大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们的电波幅射碧海长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自豪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通信团的官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保卫首都领空,无上光荣……</b></p> <p class="ql-block"><b>  追忆军旅芳华,往事历历在目。当年战友虽然先后退役离开军营,但兵心依旧;老兵虽会逐渐凋零,但军魂永驻,老兵精神伴我们终生。</b></p><p class="ql-block"><b> 纪念建军96周年之际,谨编此文,向神圣的军旗致敬!向战友们致敬!</b></p><p class="ql-block"> ▽笔者在“八一起义策源地纪念馆”(原叶挺指挥部旧址)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进行曲》(纯音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