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俗称“生蛇”、“蛇丹”、"蛇缠腰"

随遇而安

<p class="ql-block">该病毒有嗜神经性,常沿一侧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引起带状疱疹。人群对带状疱疹病毒普遍易感,血清学证据显示,成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率高达90%以上,大约1/3 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p><p class="ql-block">年龄是引发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4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其次,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患糖尿病、高血压、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和免疫抑制治疗(化疗、激素治疗等)也是引发带状疱疹的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再次,平时健康状态较差、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精神压力大,常劳累、休息睡眠不足、缺乏锻炼的人群,也容易引发带状疱疹。</p><p class="ql-block">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疼痛超过了女性分娩的疼痛,可达最高的十级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常呈烧灼样、撕裂样、刀割样、针刺样、电击样等。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0%~50%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甚至达10年或更长。</p><p class="ql-block">由于后遗症持续时间比较长,根据调查显示:1、有45%患者情感受到中重度干扰,表现为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p><p class="ql-block">2、有60%患者曾经或经常有自杀想法;3、有超过40%患者伴有中重度睡眠障碍及日常生活干扰;4、有80%患者家属表示,照顾患者对其生活造成了中重度影响。</p><p class="ql-block">在临床上,西医一般是用抗病毒的药,比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等,或者用干扰素。严重的就加上免疫抑制剂或者激素。</p><p class="ql-block">在临床上,很多中医医生的思维很容易放在症状上面,而不是关注疾病本身。特别是辨证论治,这是中医的特色,但是很多医生也容易陷入到辨证论治的牢笼中去,不能发散思维。“有是证、用是药”,这是我们很多中医专家、博士经常挂在嘴边的,这也是对的,但是也有其局限性。打个比方,一个肿瘤的患者,本身已经被包块、肿瘤折磨得身体虚弱,表现出来气虚阳虚的症状,这时候,如果我们用散结的药,患者的肿瘤逐渐缩小,体力逐步恢复,这时,散结节、活血化瘀就是他的补药。如果我们看到气虚,就给他用补气血,那些补药有可能会造成结节会进一步增大,最终患者的病情加重。</p><p class="ql-block">再拿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带状疱疹,来打个比方。在急性发作的时候,我们用中药枢转病邪,内外分消,将痰火从大便清泄而下,可以很快治愈。</p><p class="ql-block">但是很多用了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甚至激素的患者,表面的疱疹虽然干瘪了,却把病毒压得更深了,这时候病毒会潜伏于身体内的神经根内,造成后遗症。</p><p class="ql-block">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伤寒论》的经典方,叫柴胡桂枝干姜汤,很多人都想不到,这是一个治疗带状疱疹的方子。</p><p class="ql-block">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p><p class="ql-block">其组成是: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炙甘草二两</p><p class="ql-block">换算成现代剂量就是:柴胡120克、桂枝45克,干姜30克,瓜蒌根(天花粉)60克,黄芩45克,牡蛎30克,炙甘草30克</p><p class="ql-block">主诉:带状疱疹后遗痛40+天。</p><p class="ql-block">现病史:带状疱疹后遗痛,左侧腰部为主,刚发作时在诊所打针输液、敷药后疱疹消失,但是一直遗留疼痛、发痒。饮食可,大便可。睡眠稍差。</p><p class="ql-block">体检:胆固醇8.05,血清铁蛋白225,尿潜血+。在桂某三甲医院吃中药1周,睡眠改善。但是疼痛如前。舌脉:舌质暗红,舌底暗红,苔薄白,脉双寸弱,左关细紧,右关滑,双尺弱</p><p class="ql-block">柴胡 30g,黄芩 15克,桂枝尖 20g,炒白芍 30g,生牡蛎 60克,天花粉 30克,全瓜蒌 30g,薏苡仁 120g,红花 10克,生甘草 30g,土茯苓 45克,炙升麻 15g</p><p class="ql-block">1、柴胡桂枝干姜汤中,以桂枝、干姜温阳,促进已经潜伏的邪气外出。转出后,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加天花粉、生牡蛎抗病毒。这是这组方子的原创思维。</p><p class="ql-block">2、我们再加上邹孟城老中医的经验方:“瓜蒌红花甘草汤”,用全瓜蒌抗病毒、将痰热邪气泻出来,其特点就是大便会变得粘马桶。红花活血化瘀走血分,甘草有类激素样作用。</p><p class="ql-block">3、炙升麻有车辐纹,枢转阴阳,使阳气易进易出,将邪气枢转出来。再用土茯苓、薏苡仁抗病毒专药。</p><p class="ql-block">总之,带状疱疹新发的,有阳气不足、免疫力下降,属于太阴少阴阳虚,其发作为少阳、阳明,表现为炎症、红肿热痛。若是用过西药后,邪气潜伏于厥阴筋膜之中,就是西医所谓的神经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