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游记-滇池浩淼伴英雄

雁南归

<h1>  在风光秀美,四季如春的昆明,镶嵌着一颗高原明珠。它就是山环水抱,景色秀丽的滇池。</h1><h1> 滇池,又称“昆明湖”,水势浩大,一望无际。关于滇池的博大气势和壮观美景,乾隆时期的陕西名士孙髥就曾写下《大观楼联》,极尽赞美之:</h1><p><br></p> <h1>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 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h1> <h1>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 两行秋雁,一枕清霜。”</h1><p><br></p> <h1>  长联中感叹道: 数千年英雄谁在?悲壮之情溢于言表。的确,与历史的长河相比,再伟大的英雄也不过如浪花般转瞬即逝。但是,英雄虽然远去,精神却永留人间,如日月星辰,闪烁着光芒。</h1><p><br></p> <h1>  去年10月间,为寻访滇池,我来到昆明,却意外的发现了聂耳墓。振奋之余,怀着崇敬的心情,吊唁了这位英年早逝的音乐家,阅读其生平事迹,了解到聂耳短暂却壮丽的一生。</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聂耳雕像</span></p> <h1>  聂耳墓掩映在百鸟争鸣,林木茂密的绿地之中,墓地呈圆形,像一把云南月琴,墓前有7个花坛,代表音乐的7个音阶,24级台阶象征他24年的青春年华。在墓地中央,矗立着三米高的汉白玉雕像,举头仰视,聂耳那年轻英俊的面庞就出现在眼前。 </h1><p><br></p> <h1>  聂耳1912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他自幼生活贫困。但天资聪慧,成绩优秀,从小就显露出对音乐的热爱。中学时期,他积极投入学生运动,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和钢琴弹奏。</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网络图片</span></p> <h1>  1931年,聂耳报考“明月歌剧社”,主考人黎锦晖慧眼识英才,破格录取他为乐队练习生并师从乐队首席王人艺、外籍教师普杜什卡,刻苦学习小提琴,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h1><p><br></p> <h1>  1935年春,聂耳去苏联深造。出国前夕,受田汉所作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的感昭,谱出不朽名曲,从那时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诞生了。是年7月17日,聂耳途经日本,在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时年24岁。</h1><p><br></p> <h1>  除了《义勇军进行曲》,聂耳还创作出了《大路歌》、《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卖报歌》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堪称中国民乐的经典作品,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中国人。”</h1><p><br></p> <h1>  了解了聂耳的生平事迹,深受鼓舞和感动。年轻如聂耳,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歌曲,才华固然重要,勇气更为可嘉。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爱国不仅体现在口头上,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乐圣聂耳,为实现民族独立,奋起而战斗,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鼓而歌之。实为中华民族的大英雄也。</h1><p><br></p> <h1>  1954年,郭沫若为聂耳墓题写墓志铭,高度评价了聂耳的一生:“聂耳同志,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声鼙鼓也。其所谱《义勇军进行曲》,已被选为代用国歌,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严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趣于共同之鹄的。聂耳呼,巍巍然,其与国族并寿,而永垂不朽呼!” </h1> <h5>(注:有关聂耳生平的部分资料引自百度)<br><br></h5>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西山鸟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