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风情(一)—— 凤凰古城

天行健

<p class="ql-block">  春风时节刚过,西北大地仍乍暖还寒。新冠肆虐的余威还未散去,各地旅游业已经如火如荼的火爆起来。</p><p class="ql-block"> 此时三湘大地,芙蓉国里,春潮涌动,山明水秀,繁花似锦。</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芙蓉镇、张家界……这些湘西火爆的旅游景区让我们怦然心动。在朋友的精心策划下,我们参加了湖南六日双飞游。</p><p class="ql-block"> 沐浴着明媚的春光,我们华亭亲友一行十人一路欢声笑语,在咸阳机场与西安、天水旅友汇合,组成了三十五人的旅行团,年轻美丽的随团导游徐女士带队,我们愉快地飞往湖南省会长沙。</p> <p class="ql-block">  漫江碧透的湘江橘子洲头。钟灵毓秀的岳麓山。“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山水腾清气,钟灵毓伟人”的韶山冲。湖南风景如画,人杰地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神秘的湘西</b></p><p class="ql-block"> 六日潇湘之旅,四天在湘西!湘西真是人间旅游天堂,是大疫之后最美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湘西,一个陌生而让人向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之前对湘西的印象有两个,一是源于中学课本里抗战时期的湘西会战,是中日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为争夺怀化芷江空军基地,双方鏖战55天,最终中国军队胜利。二是1986年,我参加工作不久,反映湘西剿匪的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热播,当时学校会议室挤得水泄不通,窗户上扒满了人,其盛况至今难忘。那时我对湘西充满了好奇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       而现在的湘西,山河壮美,风光奇异,是全国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湘西有“小湘西”和 “大湘西”之别。</p><p class="ql-block">“小湘西”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湘西”泛指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市西部诸县在内的整个湖南西部地区。</p><p class="ql-block">       湘西毗邻鄂渝黔三省,土地广袤,山脉纵横,河网密布,气候湿润,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区,民族特色浓厚,旅游资源丰富</p> <p class="ql-block">  湘西温暖湿润的气候,奇异秀美的风景,神秘独特的民族风情,光艳迷人的历史文化,鲜香诱人的美食,让我们如痴如醉,久久难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凤凰古城</b></p><p class="ql-block"> 3月28日,我们上午游览湘潭韶山毛泽东故居后,乘车两个多小时,晚饭时分到达湘西自治州西南部的凤凰古城。</p><p class="ql-block"> 凤凰有古城和新城,古城是旅游景区,新城是凤凰县城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了旅游大巴,跟着导游大宝进入凤凰古城景区,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逶迤于武陵山脉深处,呈东西走向,依山傍水,清澈见底的沱江穿城而过,黛灰色的明清古建筑和吊脚楼倒影在水面上,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天气阴沉,夕阳西下的天边呈现出一抹亮色。我们举起相机拍下这难得的人间盛景。</p><p class="ql-block">       居地导游大宝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湘西土家族小伙子,热情活泼,他领着我们,一边沿着沱江岸边的青石板街道行走,一边讲述着凤凰古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三百多年历史了。它占地面积约10平方千米,是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被外宾誉为“中国最美的小城”。现在的古城建筑,经过了几次的翻修重建,融入了钢筋水泥,基本保持了原貌,对原来遍布山上的吊脚楼,也进行了翻建。</p><p class="ql-block"> 在沱江边上,青灰色的临街民宿客栈一家挨着一家。我们手提行李箱上了几道青石板台阶,来到了预定好的民宿大院,看来三层楼的客栈容纳三十多个客人绰绰有余。</p><p class="ql-block"> 优雅的环境,宽敞干净的房间,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我们倍感温暖。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竟然能站在房间里俯瞰滔滔沱江水,远眺凤凰古城的全貌。</p><p class="ql-block"> 向东望去,波光粼粼的沱江水缓缓从城墙边流过,古城影影绰绰,渐渐消失在远方。</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跟着大宝游凤凰古城。大宝说,凤凰古城最美的景色在夜晚。我们顺着古城自西向东游览。</p><p class="ql-block">       “凤凰城里凤凰游,人自堤行江自流”。古人的诗句精准地描述了我们此时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天际微暗,沉睡了一天的凤凰古城开始苏醒了。</p><p class="ql-block">       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在沱江的江面上,色彩斑斓,美轮美奂。沿街店铺陆续亮起了灯火,人流开始涌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穿行在曲径通幽的深街长巷里,踏着纵横交错的石板路,走过一幢幢古色古香的青瓦木楼和灯火通明的苗族店铺。</p><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的石板小巷,沟通全城,回龙阁古街自古以来就是热闹的集市。</p> <p class="ql-block">       大街上游客如织,叫卖声不绝于耳。逼仄的石板道上人们熙熙攘攘,擦肩而过。充满民族特色的店铺里各种手工艺品、纪念品看得人眼花缭乱。色香味俱佳的苗家风味小吃刺激着我们的味蕾。</p><p class="ql-block">       随处可见的华丽的民族服饰激起了我的摄影欲望。店铺里琳琅满目的苗族、土家族服饰,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衣服上配有花鸟鱼虫图案,镶嵌着蝴蝶结、花朵、珠子等饰物,还有刺绣、织金、蜡染、挑花装饰,颜色大多以红、蓝、黄、白、黑为主,各种图案繁复,造型极为独特。</p> <p class="ql-block">       一个苗族老艺人正在加工纪念品引起了我的好奇。我走进他的手工艺品店,各种纪念品精巧别致,加工的银手镯,银头饰做工精细,设计独具匠心。苗族人喜欢银器,他们相信银器能辟邪,女性镶嵌在衣服上或者戴在头上显得美丽动人。</p> <p class="ql-block">       灯火阑珊处,沱江边古老的水磨,雄伟壮观的古塔,停靠在古码头边上的小船,岸边身穿鲜艳民族服饰的苗族姑娘,正在与游客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沱江倒影下的凤凰古城,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绚丽画卷,我们仿佛在画中行走。</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饥肠辘辘了。大宝说,今天晚饭大家自行安排,可以享受一下凤凰古城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选择了一家临江的当地湘菜馆。我们上到了二楼,一边用餐一边可以欣赏沱江上的夜景。</p><p class="ql-block">       我们十人围桌而坐。不一会儿,身穿艳丽苗族服装的服务员端上来了我们点的菜:有炒湘西老腊肉、苗家酸汤鱼、血粑鸭子、凉拌蕨菜、凤凰凉粉、米豆腐、酸萝卜等,满满的湘西苗家风味。</p> <p class="ql-block">       有人看见邻桌人吃的一种菜特别口馋,一问服务员,说叫爆炒麻拐,端上来,大家一看是青蛙肉,吓得不敢吃,但尝了的人说好吃,大家一尝哈哈大笑,看来长见识了。湘西人喜食酸辣,也合了我们西北人的口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江面上不时吹来习习凉风。不远处,有穿红色苗家裙装的姑娘摇撸摆渡,一对对谈情说爱的情侣餐馆前的江边走过。我们尽情地品味着美食,欣赏着美景,沉浸在无比快乐之中。</p><p class="ql-block">       沱江边上这一顿晚餐,恐怕是今生最难忘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孕育了沈从文、黄永玉等世界著名文学艺术大师。</p><p class="ql-block">       沈从文是土生土长的凤凰本地人,他创作的小说《边城》,我学生时代读过。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凄美的爱情和天然的生活状态。《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海内外读者,一举奠定了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大师地位。</p> <p class="ql-block">       沈从文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被译成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前苏联等十多个国家选进大学课本,作者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他还是卓有建树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p> <p class="ql-block">       黄永玉是土家族人,是著名画家兼作家,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他12岁走出凤凰大山,凭借其艺术天赋,创作版画、国画、漫画和油画,直至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美术界的大师。他始终对家乡一往情深,自费在回龙阁建造了吊脚楼 “夺翠楼”,以凤凰古城为素材创作了《永不回来的风景》画册,捐资修建了“万名塔”</p> <p class="ql-block">       2014年,黄老捐资1100万元,在凤凰古城沱江上亲自设计并建成风、雨、雪、雾四座景观桥。雪桥是最漂亮的一座,也是凤凰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师已去。风范永存!</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引用沈从文大师在《边城》中描写凤凰古城的一首诗来做本文的结尾:</p><p class="ql-block"> 烟迷水乡景朦胧,雨菲丝丝育花红。</p><p class="ql-block"> 凤鸣晨曦兰舟影,凰鸾曲婉古楼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2023年7月于华亭</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