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三则

李明鹏

<p class="ql-block"> 车水马龙</p><p class="ql-block"> 成语车水马龙是指车象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连续不断、热闹繁华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东汉时期,马皇后生活俭朴,穿粗布衣服。嫔妃朝见时,看见她穿极普通的衣料,从此对她更尊敬了。</p><p class="ql-block"> 马皇后知书识理,时常认真地阅读典籍。有一次,明帝故意让她阅看奏章,处理国家大事,她处理得井井有条,但她从此不再进入朝堂,干预朝政,谈论朝廷事务。</p><p class="ql-block"> 明帝死后,她被尊为皇太后。章帝根据大臣建议,准备给她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她知道后说:先皇光武帝曾规定,后妃家族不得封侯,坚决反对。</p><p class="ql-block"> 后来,一些大臣又借河南大旱之机,再次要求分封马太后舅父。马太后还是不同意,并由此颁发诏书:“凡是提出要对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献媚于我,想从中得好处。大旱跟封爵有何关系?</p><p class="ql-block"> “我身为太后,食不求甘,穿着简朴,左右宫妃也尽量俭朴。我这样做,是想让外亲反省自己。可是,他们不反躬自责,反而笑话我太省俭。</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路过娘舅家,见那里拜候请安的,车子像流水,马匹如游龙,招摇得很。他家的佣人穿得都很齐整华丽。他们只知享乐,不顾国忧,我怎么能同意给他们加官进爵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狐假虎威</p><p class="ql-block"> 成语狐假虎威是指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p><p class="ql-block"> 从前,山中有只饿虎出洞觅食,在山道上抓住了一只狐狸。饿虎正张开血贫大口准备吃它时,狡猾的狐狸突然说:“你不要只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可上帝认命我为王中之王。你胆敢吃了我,必将遭到上帝严厉的制裁与惩罚。”</p><p class="ql-block">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心里一惊:“因为我是百兽之王,所以百兽见了我都害怕。而它竟是王中之王,我不能贸然行事。”原先那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不知不觉中减了大半。</p><p class="ql-block"> 狐狸见老虎迟疑不敢吃它,知道它的说词起了作用,于是神气十足地指着老虎的鼻子说:“如果你不相信,你现在就跟我来,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得魂不附体,抱头鼠窜。”</p><p class="ql-block"> 老虎觉得有理,便照着做了。狐狸大模大样地走在前面,老虎小心翼翼地跟着。没走多久,它们隐约看见森林深处,有许多小动物在那儿争相觅食,见它们走来,大惊失色,四散狂奔。</p><p class="ql-block">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看看老虎。老虎不禁心惊胆战。狡狐假借虎威之计得逞了。可怜的老虎被愚弄,还不明白群兽怕的是自己而非狐狸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刻舟求剑</p><p class="ql-block"> 成语刻舟求剑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p><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楚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p><p class="ql-block"> 船上的人都为之惋惜。楚人却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地从身上掏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上记号。大家都不理解他这样做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船靠岸后,楚人立即从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踪影。他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明明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怎么找不到呢?”</p><p class="ql-block"> 众人听后纷纷大笑:“船一直在行进,你的宝剑已沉入江中水底,怎么会在这里找到宝剑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