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青岛福山路,与文化名人不期而遇

张秀荷

<p class="ql-block">蒙天地眷顾,赖大海相邻,七月的青岛还不是太热。去福山路走走吧,感受一下百年老路的繁华过往,期待在徐徐凉风里,与文化名人邂逅相遇。</p><p class="ql-block">临行前做足了功课,上网了解曾经在福山路居住的名家大师,下载百度地图。然后择一良日,乘坐地铁3号线至终点站,出A口,在青岛火车站广场打开手机,在导航引领下穿过几条大街,登上无数层石梯,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青岛福山路。</p><p class="ql-block">迎面看到一方蓝色路牌,上写“福山路”,福山路即是福山街道,它依山而建,高低起伏,路两旁有充满历史感的阶梯;苍翠茂密的大树;欧韵风情的别墅,错落有致的分布在街道两旁,每一个转角都是一幅画。</p><p class="ql-block">作为青岛最有历史感的一条老街,在城市面貌不断改变的今天,福山路几乎完整的被保留下来。漫步在福山路上,时光仿佛回到近百年前,一切还是当年的模样,石头砌成的围墙,欧式风格的老建筑,爬墙虎的藤条,继续往深处行走,历史印记越来越清晰。</p> <p class="ql-block">福山路1号,洪深故居。</p><p class="ql-block">1934——1935年,洪深受聘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住在福山路1号。</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耸立于半山腰的欧式建筑,形状各异的石头,砌成高高的围墙,院内树木很多,繁茂的枝叶挡住了大部分建筑物,有一种庭院深深的神秘感觉。有资料记录,洪深故居是青岛近代文化名人故居中,最为阔绰的一处。今日看来,依然非常气派。</p><p class="ql-block">洪深先生是我国话剧的开拓者,杰出的戏剧教育家,他在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大学戏剧》和《小说选读》等课程,教课之余和十二位同仁一起创办了《青岛民报》,出版了《避暑录话》,并且写了发刊词。关于十二位同仁,洪深说,相信“他们在青岛,或者是为了长期的职业,或者是为了短期的任务,都是为了正事而来”。</p><p class="ql-block">《避暑录话》自1935年7月14日创刊,至9月15日停刊,每周一期,共出版十期,刊登了九篇洪深的诗作。</p><p class="ql-block">现在洪深故居还没有开放,驻足遥望之际,似看见洪深先生在这座别墅里,朝看大海波涛,夕望天光云影,笔耕不辍。他在这里回忆家族往昔的经历,写下了经典的电影剧本《劫后桃花》。</p> <p class="ql-block">与福山路1号相邻的,是福山路3号,沈从文故居。这是国立山东大学建的一座宿舍楼,时任国立山东大学讲师的沈从文就住在这里。现在是雕花铸铁大门紧闭,隔门眺望,看到院内的小楼融合徳日两种风格,条形石块砌成的围墙,郁郁葱葱的爬墙虎从围墙上方探出枝蔓,《福山路3号》,《沈从文故居》,《沈从文故居简介》,三方牌子镶嵌在大门两侧的石墙里。</p><p class="ql-block">1931年——1933年,是沈从文在青岛居住、教书的时间。由于青岛比较潮湿,沈从文给自己的住处起了个雅号,“窄而霉斋”。他曾经说,在青岛期间,“正是我一生中工作能力最旺盛,文字也比较成熟的时期”</p><p class="ql-block">在青岛的两年时间,是沈从文最为惬意最为舒畅的日子,他酝酿《边城》,创作完成了《从文自传》,《胡也频传》,《八骏图》,《记丁玲》,《月下小景》,还收获了最为珍贵的,孜孜以求的爱情。1933年,沈从文与张兆和结婚,才子佳人伉俪情深,第二年,乡土小说《边城》发表。</p><p class="ql-block">在此居住期间,沈从文经常沿福山路往下走,去海边散步,对这片海充满了深情,他说,“解放后到其他城市度夏,总觉得不如青岛”。</p><p class="ql-block">风光秀美的海滨城市青岛,清净优雅的福山路,记载了沈从文先生凭栏,看海,听风的幸福时光。在将要离开福山路3号的时候,我很想拍一张沈从文故居的完美照片,可是一对青年男女也在此处留连,他们是感怀大师的天资才情,还是羡慕沈先生的爱情佳话?总之,我没有等到他们离开,照片中的沈从文故居,还留下了一对青春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与沈从文故居对望的福山路2号,是一幢有近百年历史的徳式风格老楼。</p><p class="ql-block">时光倒回1935年,也是盛夏七月,民国时期女作家苏雪林偕丈夫来青岛避暑,就住在福山路2号。她称避暑为“逃热”,“上海被六十年未有之大热所燃烧,逃到哪里好呢?只有青岛一水之便,所以选取青岛做为“逃热”的目标之地”。</p><p class="ql-block">苏先生在福山路2号居住只有一个多月,但她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直接记录青岛文字最多的作家之一。她写了二十篇《青岛漫兴》,九篇《崂山二日游》。</p><p class="ql-block">她写了汇泉湾浴场,那里有连绵数里的木质更衣室;</p><p class="ql-block">她写了崂山,那里有澄蓝涧水,峰峦竞秀,令人“流连爱赏,不忍舍去”;</p><p class="ql-block">她写了八关山,“在清晨日出以前和晚餐以后,我们可以随意上去,眺望海面初升的旭日,还有金光灿烂的晚霞”;</p><p class="ql-block">她还写道,栈桥“似一支银箭,射向蓝茫茫的大海”,而栈桥夜晚的灯光,“正像一轮乍自东方升起的淡黄色的月亮”。</p><p class="ql-block">在苏雪林的笔下,福山路2号“是很朴素精雅的石楼,屋前有座园式尖顶塔,全部建筑看上去好像西洋中世纪的古堡。屋子所占地势很高,我们可以望见跑马场,新建的罗马式运动场和碧浪际天的大海”。</p><p class="ql-block">从福山路2号转身,我仿佛看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青岛的美丽繁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让一百年前的文化名人选择来青岛,居住在福山路,有些人还毗邻而居,大师们在此留下历史故事和文化财富,如今虽然不见名人踪影,但是可以在福山路与大师们隔空对话,像他们一样爱青岛,爱福山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