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慈城清道观历史悠久,是浙江最负盛名的道观之一。它始建于唐天宝8年(公元749年),后废了又重建,一直完整保存到解放后。如今看到的清道观是2004年至2007年重建,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工艺,在对原清道观的建筑布局及风格进行大量考证的基础上,恢复了山门、仪门、雷祖殿、东岳殿、玉皇殿、三清殿、关圣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慈城镇东面的塔山之上,曾有一座规模浩大的清道观、清道观始建于唐代,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续建,成为全国东西两大超级道观之一(另一个远在西藏)。慈城的清道观声名远播,影响深远,海内外香客潮涌而来。</p> <p class="ql-block">慈城清道观久负盛誉,下午坐车来到慈城,登塔山,游看清道观。</p> <p class="ql-block">走进石牌坊,过青石板桥,就来到了清道观山门。</p> <p class="ql-block">山门两侧柱子有一副楹联:</p><p class="ql-block">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p><p class="ql-block">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 <p class="ql-block">山门左右两侧有哼、哈二将把守。哼,哈二将起源于中国民俗,原为商纣王的督粮上将,得到异人真传,如遇敌人,只需“哼”“哈”之气,便能破敌。后归顺周武王,姜子牙封神后命看守山门,民间称为门神。</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来到仪门。</p> <p class="ql-block">仪门前平台府视慈城镇区。</p> <p class="ql-block">过仪门,来到雷祖殿,里面供奉的是专管打雷的雷祖神。</p> <p class="ql-block">雷祖神像</p> <p class="ql-block">过雷祖殿,看到一个广场,广场北面就是清道观东岳殿。</p> <p class="ql-block">匾额上“东岳殿”三字为第七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所题。</p> <p class="ql-block">东岳殿前的门神</p> <p class="ql-block">东岳殿供奉的是东岳大帝,即泰山神,五岳之神均为帝君形象,东岳泰山居五岳之首,故东岳大帝其位极尊。</p> <p class="ql-block">东岳殿后还有东岳退居殿、关圣殿、玉皇殿、三清殿、鼓楼,钟楼等。</p> <p class="ql-block">东岳退居殿</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殿內供奉的神像,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不一一讲述,内行讲门道,外行看热闹,做一般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山顶,这里竖有老子青铜像。</p> <p class="ql-block">老君台上的青铜老子像,为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院首任院长吴为山教授的代表作品,采用抽象的造像手法,表现老子作为人类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深邃、高远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老子像周围所配大地景观,以最简洁纯粹的现代材料黑色钢管为基本元素,排列组合成类似迷宫效果的蜿蜒路径,地面配以纯净的白色石子,黑白二色组成整个景观,寓意“道可道,非常道” “大道难求”,同时又暗合老子所崇尚的“水之德”的意境,大气磅礴,意境深远。</p> <p class="ql-block">老君台上又布黑色的祈愿棒丛,取林的意象,象征道体以外林林总总的万事万物,祈愿棒可系祈愿丝带,游观者的祈福之愿可在浓重的道的气氛中得以升华,实现人与场所的互动效果。</p> <p class="ql-block">在老君台府视慈城风貌。</p> <p class="ql-block">离开清道观,走进慈城东城门,过聪马河到慈城车站,坐地铁回宁波。</p> <p class="ql-block">“江南第一古县城”慈城,历史上曾经有一圈长达4公里的城墙。古城墙一直延续了将近400年,直到1938年,出于防止日军飞机轰炸,便于疏散百姓的目的才将城门拆除,1949年后城墙陆续拆除。</p> <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15日慈城古县城大东门开始重建,总长度达150米的城墙,宛如一条巨龙,静卧在慈城东边,牢牢守护着慈城的每一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