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记二——拉萨(2021.11.1)

玲玲

<p class="ql-block">  第十八天(2021年11月1日)游览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图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周围柳林处处,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寺东和寺南有普布觉寺、米琼热尼库寺、贡巴萨寺、帕奔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丽尼姑寺;寺后还有珠康日却、色拉却顶寺等等。</p> <p class="ql-block">辨经场</p> <p class="ql-block">  第十九日(11月2日),打卡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的一座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藏传佛教寺院一一大昭寺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叩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哲蚌寺系黄教六大寺庙之一,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它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创建。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p><p class="ql-block"> 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  罗布林卡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天(11月3日)游玩拉萨布达拉宫的后花园——宗角绿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宗角禄康公园</p><p class="ql-block"> 在布宫东侧山脚下,便是当地藏族人民喜欢去的后花园,宗角禄康公园。藏语“宗角”意思是“宫堡后面”(宫堡即是布达拉宫)。“禄康”意为“禄神殿”(今译为鲁神殿);鲁神是藏传佛教和苯教对居于低下及水中的一类神灵的统称。 鲁神常被汉译为龙神,因而被误传为汉人所称的龙王,所以汉人也称宗角禄康公园的湖为“龙王潭”。措吉吉湖是公园内的主要湖泊,是一座人工湖。距湖不远处,有柳树林,数十棵拥有数百年树龄的粗壮的柳树或侧歪,或盘曲,姿态各不相同。据说,这种柳树学名为“康定柳”。 湖中的赤麻鸭(不确定是不是赤麻鸭,查了资料,外形是比较像的)成了公园中特殊的风景,被湖水打湿的羽毛亮晶晶的,湖边有人投食,它们会迅速聚拢,湖面会呈现金黄色的一片,甚是漂亮。经常会有展翅的飞翔的赤麻鸭(赤麻鸭属于鸟类),湖面上空,有的飞走了,有的飞来了。</p><p class="ql-block"> 在宗角禄康公园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拍倒影,湖水如此清澈,蓝天、白云、柳树、布宫在湖中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