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故事四题 一、一碗面条

春秋猎人(赵声仁)

<p class="ql-block">饥饿故事四题</p><p class="ql-block">我记忆的底色,最浓重的是饥饿。</p><p class="ql-block">饥饿袭来时的滋味是复杂的:浑身乏力,头晕气短,抓耳挠腮,一种强烈的渴望在血液中奔腾,自卑、无助、多疑、幻想等各种奇思异想同时袭来,搅得人天昏地暗。</p><p class="ql-block">饥饿是贫寒的典型表现方式。我痛恨饥饿,但我也寄情于饥饿。</p> <p class="ql-block">一碗面条</p><p class="ql-block">唐山老火车站在西北井南面,车站路东。我就去这个车站接大哥和妹妹。他们从北京来,妈妈让我们一起看看大舅。大舅在一个工厂工作,是个管技术的头头,对我家特别好,我家遇上灾荒或盖房子等大事,都要找大舅帮忙。</p><p class="ql-block">骄阳似火,热流扑面,土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到火车站,已是近午,早上喝的那几碗稀粥,早就顺着浑身的汗珠,被太阳吸去了。偏偏车站广场的几家小店开着,有馒头炒菜、烩饼炒饼。闻着菜肴的味道,肠胃就更不好受了。但兜里分文没有,我不愿转头看这些小店铺,只盼快见到大哥和妹妹。</p><p class="ql-block">“咱们就去大舅那里吃饭吧。”接上他们后,大哥说。</p><p class="ql-block">大哥骑车,一前一后带着我们俩,十五分钟后,到大舅宿舍,我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了。大舅看出我的状态,说先吃饭吧!就带我们直接来到食堂, 坐在一张桌前。大舅面色发黑,不到四十岁,背却有些驼。</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来到工厂的食堂,工人叔叔的工作服,安全帽,大头皮鞋,都让我生出许多羡慕、渴望和联想。饭是炸酱面,大舅一共买了四碗,三小碗一大碗,他把大碗直接推到我面前,说:“城市里的,不缺嘴,农村日子苦,四外甥肚子没底儿,就吃这个大碗,不够再买!”我在家行四。大哥在北京一个大机关工作,妹妹寄养在秦皇岛姨家,前不多日,去大哥那里玩了几天,这次一块回来。</p><p class="ql-block">我的鼻子酸了一下,使劲地望了大舅一眼,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风卷残云一般,碗空了。大舅又把他的给我拨了一半,说他吃不了,叫我帮他吃点。三下两下,又把大舅给我的划拉进肚子。</p><p class="ql-block">吃饱饭的感觉真好!我那时十三四岁,还没什么思想。但就这一碗面条,给了我颠覆性的思考,让我终生不能忘却。大舅没因我小又土气、狼狈而怠慢我,而是如此细心地捕捉到我的困境与饥饿,让我吃得空前地饱!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吃不饱,又还有多少好吃的呀?我心里同时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慰藉和满足,肉丁炸酱的余香,还有被人尊重的滋味,至今还在唇边萦绕。</p><p class="ql-block">从此,关心弱者、知恩图报,植入了我的灵魂。后来知道,大舅工作很累,肠胃不好。六年后,唐山大地震,他震亡在单位里。他是我扒出来的,面部被憋得青紫色,柳斗一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