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少时不爱吃苦瓜。及至年长,吃过了太多的苦,再来吃苦瓜,舌尖那丝丝缕缕的苦,伴随它的青莹之色、清灵之气、清鲜之味,在酷暑难耐的盛夏,丝丝清甜、缕缕清爽在舌尖上萦绕,齿颊生香,遍体生津……</p><p class="ql-block"> —— 题记</p> <p class="ql-block"> 那天在吃苦瓜时,刚好看到了一篇短文,才知道苦瓜原来还有一名,呼之“半生瓜”。其原意为半生时青涩的苦瓜最宜食,因为年轻时大多觉其苦涩难吃,但大半生过后,历经风雨磨砺,方觉苦乐人生更有韵味。所以当你觉得苦瓜好吃甚至别有一番风味时,也许你已过了半生。</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让我若有所思。有关苦瓜的记忆也接踵而来……</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也不爱吃苦瓜。光看到它表面疙疙瘩瘩的丑陋模样,就让我心生厌弃。再闻到那有点苦涩的味道,就更让我皱眉。有时看到大人津津有味的吃着苦瓜,我好奇地问:“这苦瓜那么苦那么难吃,你们咋爱吃呢?”妈妈慈祥对我说,“傻孩子,苦瓜可是好东西啊。它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呢。”“苦瓜一点也不苦啊,比起生活,这苦算什么呢?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父亲半开玩笑的说。我不以为意的听着,但还是对苦瓜避之唯恐不及。直到那一次夏天身上生了痱子,妈妈用苦瓜捣成汁给我的身子涂抹。涂上苦瓜汁,身子顿觉得凉凉的,特别舒服,痱子竟然很快消了。那时的我对苦瓜开始不那么嫌弃了。</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从书上了解到苦瓜的身世。原来苦瓜是外来品种,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中国最早种植是广东、广西。《辞海》说苦瓜属葫芦科,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俗称:癞葡萄。苦瓜扬名天下,得力于清初大画家石涛。石涛和尚原名朱若极,是明室后裔。他的僧号又号苦瓜和尚。他的绘画理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语录》,是中国山水画家必读的圣经。</p><p class="ql-block"> 苦瓜和尚他一生坎坷,四处漂泊,也许因为内心苦甚,只有苦瓜能读懂他心中的隐痛,共通那心底的苦涩,所以他视苦瓜为知己,甚至自署“苦瓜”。石涛最早品尝出了苦瓜那讳莫如深的苦味,这苦味在舌头上面一点一滴的沁出来,这种迤迤逦逦的苦涩与悲凉,像苦瓜苦汁,浓郁得化不开。</p> <p class="ql-block"> 不知什么时候的我也渐渐爱上了吃苦瓜。苦瓜成了我常做的一道菜肴。我很爱做苦瓜酿肉和排骨苦瓜汤。一口嚼下去,苦瓜那独有的清甘味,再配上那浓郁的肉香,满足了舌蕾,也治愈了夏天慵懒的胃。有兴致的时候,我还自己制作苦瓜柠檬茶,喝上一口,顿觉得夏天都是凉爽的。没想到吧,当苦瓜撞上柠檬的时候,味道竟然那么独特,那么酸爽,驱除了盛夏的暑气。</p> <p class="ql-block"> 我的孩子也跟小时候的我一样,不爱吃苦瓜。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有关于苦瓜的故事:有一群弟子去朝圣。告别的时候,师傅吩咐他们带上一个苦瓜。还要求他们在礼佛时,记得把苦瓜供放在大殿桌上,接受礼拜,并记得要用圣水给苦瓜沐浴,朝圣之后务必带来。</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弟子们朝圣归来。他们遵照师父所嘱咐,恭恭敬敬的奉上了那一个陪伴他们一路的苦瓜。师傅让他们把苦瓜煮了当晚餐。当夜,师徒一起吃了那根苦瓜。师父吃了一口,感慨地说:“这苦瓜,走完了朝圣之途,沐浴了圣水,接受了礼拜,滋味还是一样的苦呀!”传说,有几位弟子当场就开悟了。</p> <p class="ql-block"> 孩子不懂这故事的深意,我便告诉他们,“苦瓜虽然是苦的,但这苦并不是一般的苦哦,它的苦会回甘。它就如同人的一生,先要敢吃苦,多吃苦,苦中作乐,才能苦尽甘来,甘之如饴。”孩子若懂非懂,我也不强求。因为我知道,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知其中滋味。成长从来不是一瞬间的事。</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个故事另有深意,正如林清玄老师说过,这苦瓜就是这苦谛的人生呀!不管透过什么,透过灵命双修或透过灯红酒绿;不管走过什么,走过权势名利或走过潦倒暗淡;不管穿过什么,穿过文史哲学或穿过酒色财气……人生本质的苦都不会改变。在棚架上的苦瓜,放在富豪的餐宴,与鱼翅、燕窝同席,或放在穷人的饭桌,与白菜、豆腐共枕,滋味都是一样的苦呀!在苦中行走的人,只有专注地前进,在苦中不失去美好的心情、朝圣的心情,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p> <p class="ql-block"> 读林老师的文章,往往让我有清风拂面,茅塞顿开的感觉。是的,苦是生活的原味,累是人生的本质。人生四谛第一谛为苦谛。你走得再远,站得再高,得到的再多,都脱离不了苦与累的纠缠。人生就是一种承受,一种压力,我们只能在负重中前行,在逼迫中往前。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余秋雨先生也在《文化苦旅》中说,那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文明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一如一根苦瓜,在风雨中逐渐成长。如果命运注定是一段苦旅,那就敞开胸怀,迎接那段清苦后的甘香吧。</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发现,甜得生腻的东西往往不能让人上瘾,反而是有点苦涩或者辛辣的东西让人上瘾。比如酒,比如咖啡,比如茶。例如苦瓜茶,一口喝下去,苦涩可以不计,喉咙间氤氲着一种似苦非苦,似香非香的回味。这滋味像极了人生,给人回味,给人洗礼。</p> <p class="ql-block"> 夏天,来吃一口苦瓜吧!当你嚼尽了苦的滋味,用心品味,泰定自若的你便会觉得甘之如饴。苦瓜,就是生活给你我的馈赠吧!愿苦后忆往甜,苦情不落寞,唇齿留余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