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精品】张大千的部分山水绘画赏析

~白蕊

<p class="ql-block">欢迎来到白蕊艺术空间,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进入艺术的世界,一起接受艺术的熏陶,成为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片收集: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字编辑:白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人物介绍:</b></p><p class="ql-block">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p><p class="ql-block">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现市中区公园湾半坡井“芭蕉井”)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p><p class="ql-block">张大千对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影响巨大,是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他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开创泼墨与泼彩,发展了中国画新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由于其技法独到,创立了名闻尔的大风堂画派,俗称“大千画派”。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p> 精品绘画赏析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3年作《拟石涛山水》<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4年作《 匡庐观瀑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1939年作《蜀山行旅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3年作《溪山访友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3年作《 闲吟策杖倚天风》</h3> 他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2年作《 江静潮平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1938年作《金碧青绿山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5年作《 拟北宋人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5年作《 山水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7年作《 沧浪渔笛图》</h3> <p class="ql-block">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早年遍临古代大师名迹,从石涛、八大山人到徐渭、郭淳以至宋元诸家乃至敦煌壁画。</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7年作《 观瀑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7年作《 临董源夏山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7年作《溪山兰若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8年作《秋雾游山图》</h3> <p class="ql-block">60岁后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受西方现代绘画抽象表现主义的启发,独创泼彩画法,那种墨彩辉映的效果使他的绘画艺术在深厚的古典艺术底蕴中独具气息。</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9年作《江山无尽图》</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9年作《行舟图》</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49年作《溪山初雪》</h3> 张大千将一生所绘的精品画作赠予台北故宫博物院,81岁高龄时应旅日华人李海天、黄天才之约,拟作巨幅《庐山图》(高1.8米,长10米),为完成这一画作,张大千修改画室布局,偌大的画室只剩一张可以铺展巨幅画作的长桌,张大千终日俯身作画,全力绘制《庐山图》,劳累过度,两次住进医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1年作《庐山图》</h3> <p class="ql-block">张大千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画画和读书都是张大千的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朝夕诵读,手不释卷。张大千读书涉猎很广,经史、子、集无所不包。读书的习惯一直伴随到张大千晚年。他常说,有些画家舍本逐末,只是追求技巧,不知道多读书才是根本的变化气质之道。</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2年作《 杜甫诗意图青绿山水 》</h3> 张大千晚年体衰多病,却依然勤奋作画不辍。此《杜甫诗意图》,作于1982年,人物和树的画法依然是传统样式,只是笔墨变得苍老了许多,笔墨更趋劲健、苍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7年作《迎客松》</h3> <div>张大千的山水画成就最高,尤其是青绿山水独具个人魅力,创造了新奇清丽的色相世界。<br></div><div>而青绿山水在发展中,也逐渐于明清后式微,一直到了近代又复兴起来,这其中,张大千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和代表人物。<br></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结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感谢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抽空阅览本人分享的名家绘画作品,仅此献上本人最真诚的祝福,祝大家夏日安康,天气炎热注意防暑;同时希望大家在美篇文丰笔健,欢迎大家常来坐坐!</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