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八载同窗情母校恩 老顽童51年后开来重聚首——21团七二届初中毕业生联谊会重返母校

瀚海逐浪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说的是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年群体,人老心不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却都是土生土长的兵团人,他们就是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中学走向全国各地的72届的初中毕业生群体。7月16日,68名老同学相聚母校——第二师铁门关市二十一团中学,庆祝初中毕业51周年。 72届初三毕业班有四个教学班,150多名学生,当时校园都是土坯房,没有平整的球场,尘土飞扬的操场和跑道,教学设施简陋,但是却有着许多优秀的教师,曾经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教授等一大批杰出的教师在这里授课,这届学生也勤奋好学,出现过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为国家和兵团的各条战线上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去年,这个年级群的好多同学感觉,许久没有同学聚会了,甚是想念,想念同学,想念老师,想念母校,有的同学72年之后再也没有回到母校,想看看母校现在的样子,回忆儿时的岁月时光,寻找青春的记忆和影子。结果一呼百应,有120多个同学响应。不曾想去年新冠疫情突发,错过了初中毕业50周年同学聚会。今年疫情过去,这群“老顽童”们早就按捺不住激动心情,就迫不及待的再次发起聚会的活动,由于各种原因,有68名同学最终参与报名,按时奔赴二十一团,又回到了阔别已久、思念成河的校园。 七月的开来中学,骄阳炙烤着校园,大家相会在校园,一切都变了模样,再也找不到一点原来校园的影子了。大家感慨万千,诉说衷肠,回忆着儿时的学习和玩耍的情景。争相合影留念。 毕业生代表把感恩母校的锦旗送给母校,王旭丽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并珍藏锦旗。 王副校长带领着老“毕业生”们参观新装修的教学楼,介绍学校的各项设施建设和发展。 新时代的少年、六年级的孩子为“老毕业生”们介绍学校的一楼门厅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观教学楼最酷炫的设施——“3D魔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毕业生”们抒发感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观四楼楼梯间景观——“仰望星空”</h3> 聚会座谈环节,王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问候和欢迎,她简要的介绍了学校目前的发展状况,近期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希望大家常回母校看看,多为母校发展献计献策。<div>两名老“毕业生”代表发言,他们忆苦思甜,回忆往事,唏嘘不已,寄希望于下一代,能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兵团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热爱祖国的兵团精神,不忘初心和使命,继往开来,为母校争光添彩,创造新的辉煌,希望希望下一代也能像他们一样,51年后再相会。</div> 主持人回忆了同学情、师生情,勾起了对老师、同学、校园的难忘的生活记忆和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名学生代表分别上台,分别念了写给张景中教授的信、张景中教授的回信以及谨记张景中爷爷的教诲决心为母校争光的讲话。 68名全体到场老同学签字留念,送给母校,作为永久的纪念。 “老顽童”们,要寻找儿时的记忆和感觉,不顾天气炎热,年老体弱,纷纷要求要再玩玩游戏、活动筋骨。他们来到风雨操场(室内运动场),拣起了儿时的游戏和玩耍项目。有“老鹰捉小鸡”、“丢手娟”、“砸沙包”、“跳绳”、“推铁环”、三大球、小球(乒乓球)等项目,虽然动作笨拙、气喘吁吁,但是玩的开心痛快,仿佛回到了童年,开心得又唱又跳,精气神不减当年,乐在其中,忘记了自己的实际年龄。 以下是老顽童们部分联谊玩耍的场景 大家在最后的欢聚中,开怀畅饮,拉拉家常叙叙旧,依依不舍离开母校,踏上归家的路程。希望多年以后,相约在开来中学再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