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月北京,持续的高温让人产生想去哈尔滨的感觉,那里20左右℃的温度,实在令人向往。如果再给你加上一点引力,那就是索菲亚教堂。这座建在沙俄时期的东正教堂为哈尔滨的一张独特名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众多游客来哈必去的网红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59号,是一处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为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堂最高处“洋葱头”穹顶,是整个教堂的至高点,通高53.35米。教堂整体面积虽然不大,但远远望去充满了浓浓的历史感和异域风情。</span></p> <p class="ql-block">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通车,沙俄军队也侵入了哈尔滨。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1907年,一座简单的木构圣索非亚教堂破土动工,当年落成。</p> <p class="ql-block">真正让圣索菲亚大教堂变成经典之作的是第二次重建。1923年9月,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在原有教堂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经过九年的施工建造,<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终于竣工落成,并成为了远东地区最大的圣索菲亚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的正门顶部为钟楼,有七口钟(六大一小),每口钟的音符都不同,重要的宗教节庆之日,大钟就会被有节奏地奏响。</p> <p class="ql-block">教堂名字“索菲亚”是出自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在这个传说中,索菲亚是智慧的阿西娜女神,意思是美丽而智慧。基督教兴起之后,“索菲亚”被冠以宗教色彩,被神化。</p> <p class="ql-block">现在教堂已没有了往日的功能,成为了市民的文化艺术感受之地。</p> <p class="ql-block">但你走进去,还能感受到教堂那种肃穆、庄严、神圣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素有“东北小上海”、“东方莫斯科”之称。圣索菲亚教堂正是以它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为哈尔滨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同时,它也是沙俄入侵中国东北的罪恶见证,令人不忘历史,奋发图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