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14日,县委党校教师一行9人到两渡镇,继续就“乡村振兴与三晋文化”课题开展实地调研。</p><p class="ql-block"> 调研组首先来到两渡镇政府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乡村振兴分管领导景海胜部长和党委委员、组宣委员燕琦红分别介绍了两渡镇农业产业情况、文化产业建设情况,为教师们进一步调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b> 第一站 冷泉古堡实地参观</b></p> <p class="ql-block"> 教师队伍第一站来到了冷泉古堡,冷泉村是国家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因该村后面有一泉水,夏天凉之入骨, 故名“冷泉”。冷泉村始于秦代,立于汉代,盛于隋唐,衰于明代,复兴于现代,历史文化深厚。整个村寨依山而建,有堡墙有堡楼,村里有街巷,每个院子都有门楼,院子里的房屋也都是砖瓦式的土木建筑,很显北方风格。由于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村内院落功能齐全,建筑类型丰富,建筑艺术精美,在建筑风格上体现了惜地节材理念,这对于今天的建筑创作仍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第二站 晋宝望合作社水肥一体化项目</b></p> <p class="ql-block"> 晋宝望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9月,位于灵石县两渡镇崔家沟村,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村民”的合作经营模式,带动80余户村民入股,每年按股固定分红。合作社现分为种植区和养殖区两大区域,种植区主要以果园、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为主,占地5000亩;养殖区以生猪养殖为主,占地100亩。合作社践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采用先进的发酵、干湿分离技术,利用畜禽固粪等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利用液体粪污处理后进行灌溉,广泛用于各类经济作物、蔬菜、水果、花卉、药材种植上,变废为宝,实现生态高效循环农业。</p> <p class="ql-block"><b> 第三站 崔家沟村、健身步道、体育广场</b></p> <p class="ql-block"> 崔家沟村位于晋中市灵石县城北15公里处的汾河岸边,紧邻汾西矿区,村内自然资源丰富,与108国道隔河相望,南同蒲铁路穿村而过,得益于优厚的区位优势,村内涌现出以聚义集团为代表的优秀企业,企业的良好发展反哺于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崔家沟村通过以党建为抓手和引领,强化村企深度融合的村企共建发展方式,极大的改善了村子的整体面貌,建设完成了安居楼、村卫生院、敬老院、教宿一体的高标准化初中、小学教学楼,拥有大型休闲健身娱乐广场和两个小型文化广场,2022年完成了大型体育场馆一期工程,及徒步道一期工程。</p> <p class="ql-block"> 崔家沟村通过村企联合发展,打开了走向新农村的大门,也走上了适合自身的乡村振兴道路,通过因地制宜,把握机遇,打造成为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示范村。</p> <p class="ql-block"><b> 第四站 聚义集团党史馆</b></p> <p class="ql-block"> 山西聚义实业集团成立于2001年,是山西省百强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现有员工3000余人,拥有34个子公司,业务涵盖矿业、建材、交通运输、机械制造、信息技术、农业等行业,还建设有循环经济产业园。</p><p class="ql-block"> 教师队伍在山西聚义实业集团观看了集团宣传片。党建展厅内,以大量的文字和图片形式,展示了党的发展历程、企业的发展历程、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p> <p class="ql-block"><b> 第五站 何泽慧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 何泽慧纪念馆是灵石县乃至国家级的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两渡镇文化站站长乔晓燕的讲解下,教师们依次参观了纪念馆的序厅、慧泽厅、先泽厅、同泽厅,了解了何泽慧先生的生平贡献、家风家训、工匠精神以及家国情怀,深刻领会了何泽慧先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操,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严谨治学、自强不息的工作态度,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p> <p class="ql-block"> <b>第六站 秋晴桥</b></p> <p class="ql-block"> 两渡秋晴桥,位于灵石县城北15公里的汾河之上,它是由两渡何氏第九世孙何溥首倡集资,其子何龙腾、何世基兄弟俩继承父志,经手修建,于清雍正年间建成。是一座闻名远近的多孔联拱石桥。大桥长104m,宽5.4m,高5.7m,引道长46m。整座大桥造型美观,桥体坚固。结构精美,气势宏伟,人称:“九龙四狮石拱桥”。两渡秋晴桥为灵石县古八景之一,也是汾河上现存最完整的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b> 第七站 雷家庄古村落</b></p> <p class="ql-block"> 雷家庄村位于县城西北,是“中国历史传统村落”,据村中老人讲,该村现存清代院落十余幢,分别为雷氏、陈氏所建,雷氏三兄弟最早从平遥迁居至此。后由农而商,由商而宦。逐步走向富庶辉煌。相传雷氏经商主要在天津。旧时有人称雷家庄为"小天冿",由此可见当年小小村庄的富有和繁荣。</p> <p class="ql-block"><b> 第八站 张家山高标准农田项目</b></p> <p class="ql-block"> 张家山村将高标准改造后的耕地统一流转回村委,以村委为主体,流转给本村元丰种养专业合作社,进行中药材的规模化、标准化、统一化种植,种植规模达200余亩;中药材以板蓝根、柴胡、黄芩等为主。规模化、统一化的中药材种植不仅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种植方式,减少了病虫害造成的减产,提高了整体产量;也为中药材一体化销售提供了巨大便利,保证了合作社和村民的收入。</p> <p class="ql-block"> 只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社会经验,所写课题才能更贴近实际、才能用于指导实践,通过此次调研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弥补了实践不足,做到了科研成果进实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