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 影 : 高燕</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 高燕</p> <p class="ql-block"> 题记: </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开座谈会时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6日,按照市直机关工委和市住建局机关党委的要求,院党支部组织干部职工,来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纪念馆,参观和瞻仰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承担时代使命 " 周口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赴西柏坡党史学习暨党性教育培训专题活动由此拉开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 西柏坡是我国革命的五大圣地之一,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是"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馆藏革命文物2000多件。通过文物、文献、图片、资料,再现了中共中央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当年的风貌,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p> <p class="ql-block">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p> <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做了三件大事。”西柏坡纪念馆的讲解员说:“第一是召开土地会议,进行土地改革;第二是组织和指挥了三大战役;第三是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p> <p class="ql-block">一、土地改革</p> <p class="ql-block"> 1947年7月17日,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召开。10月10日,中共中央在神泉堡正式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p> <p class="ql-block"> 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成为了农村的主人,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获得土地的农民积极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力源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才有了可靠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土地房产所有证</p> <p class="ql-block">翻身农民写给毛主席的感谢信</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说:"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统一财经工作</p> <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区货币兑换比价紊乱,货币的不统一, 直接制约了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也给各野战军跨区作战造成很大的障碍,影响军民集中力量、一致对敌。</p> <p class="ql-block"> 1947年4月16日,中央指示:为争取长期战争胜利,中央决定在太行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统一华北各解放区财经政策、调剂各区财经关系。</p> <p class="ql-block">二、三大战役</p> <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无论战争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十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 各解放区人民以巨大的热情、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给予前线空前规模的支援。三大战役的胜利,也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标志着全国胜利即将来临。</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小小独轮车蕴含的是“人民的力量”,供应前方庞大部队的军需物资,全靠肩挑背负,小车推送。</p> <p class="ql-block">三、七届二中全会及“两个务必”</p> <p class="ql-block"> 1948年至1949年是中国革命胜利曙光初现的历史转折时刻。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必须使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考验,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70多年来,从西柏坡发出的这一振聋发聩的历史强音始终回荡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间。</p> <p class="ql-block"> 为了防止党员干部骄傲自满、腐化变质,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通过了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p> <p class="ql-block"> 2013年7月,在西柏坡纪念馆内的这块展板前,习近平久久驻足,他一一对照着说:“不做寿,这条做到了;不送礼,这个还有问题,所以反‘四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少敬酒,现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少拍掌,我们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这一条坚持下来了;第六条,我们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据2013年7月13日新华网)</p> <p class="ql-block"> 苍翠的柏坡岭下,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次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p><p class="ql-block"> 红色记忆中蕴含的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里必将焕发出更强大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后记:</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毛泽东同志的话意味深长。 </p><p class="ql-block"> “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如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p> 周口市建筑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