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腾冲和顺,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马帮重镇。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原住民大多是来自中原地区戍边的军户和商人,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和顺人崇尚走夷方,祖辈多在泰国,缅甸及马来西亚等国经商,现在还有几万人旅居国外,是一个著名的侨乡。海外文化的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合,创造出了富有和顺特色的地域文化。各种建筑风格在这里水乳交融,和谐并存。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民居等遍布古镇。</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暑期,孩子们在家人的陪同下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徜徉在祖国西南边陲小镇——和顺。</p> <p class="ql-block">和顺每一个季节都有她的美,这个季节是紫薇花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这条商业街叫小巷,不是和顺真正意义的小巷,有麦当劳、有咖啡、有公私合营前的腾冲美食记忆——大加工、有各种各样的烤煮小吃和冷饮。</p> <p class="ql-block">总兵府平时总带有一种肃穆的气息,因紫薇花开,又成了另一番风景。习总书记2020年春节前访和顺的亲民视频在一旁的大屏上滚动播放,游客们也争相在这里留影,我瞅了个空档得以拍照。</p> <p class="ql-block">紫薇盛开的映衬,让马帮雕塑也多了几分灵动感,恍如夷方得宝归来,难掩回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为了迎合游客需求,也为不浪费这好山好水资源,景区也是实时推出古装婚礼、诗仙李白、无名侠客等穿越项目骚操作。</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避开南来北往的人流和嘈杂的各地口音来闲逛,能让我的心更宁静。</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不仅山川秀美,而且文脉悠长。据文昌宫中科甲题名碑记载,明、清两朝取得功名的和顺人809名,其中举人8名,秀才600多名,在朝出任官职者180多位。清末武举人寸大进,任中营守备,曾率边地軍民击退英国侵略军,被光绪皇帝御封为世袭一等龙骑都尉。民国初期,李日垓曾任护国军首领葵锷的秘书长,其文采过人,被章太炎称为“天南第一支笔”,孙中山誉为辛亥革命元老。其子李生萱(艾思奇)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延安给毛主席,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讲过马列主义哲学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把他调回北京,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其实就是中央党校的前身。所以当人们步入深街古巷中,随处可见到进士楼,举人阁,历史名人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这才是我们眼里真正的和顺小巷。</p> <p class="ql-block">和顺小巷里有很多和顺本地人经营的商铺和民宿,走进他们接触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座活着的古镇。从我记事起就觉得和顺人骨子里有一种高贵,他们对文化尊重、对天地、神明敬畏,他们的谈吐和礼节无不透出他们良好的教养,在特殊年代里,清冷的大宅里总是整洁干净,连楸木花窗和门槛都有刷洗过的洁迹。如今,和顺人依然是那么淳朴,我坐在李家巷老茶馆对面的翡翠店里喝茶,有好几波外地游客看手镯,每次店员友好的介绍,都连客人都过意不去,走时对卖翡翠的梅姐姐说:你们太好了,明知道我们不会买,还是这么耐心的对我们,和顺人都很善良很有教养。</p> <p class="ql-block">本地人民宿,温馨实惠,老板娘耐心的教女客人弄绳结,帮她修复耳洞,耐心的回答着客人的各种问题,我感觉真叫宾至如归,被尊重是双向奔赴的。</p> <p class="ql-block">和顺的夜晚也是美得让人心醉,月亮从来凤山升起,月辉撒向洗衣亭,一幅国泰民安家庭和顺的浪漫画卷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和顺的每一个季节都是美丽的</p> <p class="ql-block">在我看来诗和远方,是一种心境,躁动半生后我已不想再远行,选择和顺安放我浮躁的灵魂,让我对她百来不厌、爱的深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