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一个民族的下一代肩负着教育培养引领的责任。知识不是教育的目的,对人的培养才是教育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张兴良,榆中县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一级教师。榆中县“自学•议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引</span>导”实验项目负责人,曾从事高中数学教学 16年,参与和主持了一项省重点规划课题和多项省市县规划课题的研究。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布。</p> <p class="ql-block">7月15日由张兴良老师为学员们进行培训,他具体地讲,什么是核心素养下的理想课堂。我们的教育应该有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人生价值观的灌输;二是学习与工作技能的培养;三是思维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做为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后,不仅要管理和利用好你的时间认真地备好和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地批改好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作业,严肃地对待每一次质量检测和评价,还要注意用健康向上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对学生信守承诺,努力做好自己应做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风趣幽默、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p> <p class="ql-block">金成功,榆中县教学研究室主任,高级教师,从教37年,教学改革先进个人,有丰富的基层教学、管理经验,主持完成多项省市规划课题、市县个人课题,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p> <p class="ql-block">7月15日下午,由金成功主任为学员们讲述,通过文化基础让新教师更深刻的认识到要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知识、执着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以下四点:第一是热情,第二是真诚,第三是善良,第四是宽容。 </p> <p class="ql-block">除了一部分具备天赋的人,绝大多数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锻炼、培养才能具备相应的教师素养。模仿能少走弯路,很多教师是通过模仿走向成功的,但是不经过内化的模仿会让教学风格显得生硬,给人有形而无神的感觉。仅仅靠模仿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