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之寺

格子

<p class="ql-block">五门六柱式大牌坊。赵朴初题写“香积古刹”,“净土祖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净土宗有十三位祖师,初祖东晋慧远法师,二祖唐朝善导法师(613-681)。善导法师把“三经一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略称《往生论》)作为教材,用“持名念佛”(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言)方式,礼佛,敬佛,修佛,求渡西方极乐世界。</p><p class="ql-block">宗义和行仪完备简单,因而在中国信众最多。</p> <p class="ql-block">香积寺在唐代曾盛极一时,唐高宗李治曾到香积寺礼佛。</p> <p class="ql-block">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后,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p> <p class="ql-block">香积寺名源于佛典《维摩诘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p> <p class="ql-block">善导塔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亦称善导舍利塔,或称善导灵塔,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香积寺的镇寺之宝。</p> <p class="ql-block">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王维《过香积寺》</p> <p class="ql-block">日本净土宗直绍净宗创立者善导一脉,向来把善导尊为祖师,把香积寺奉为祖庭,《过香积寺》诗还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 。</p> <p class="ql-block">中国佛教三阶宗祖庭——百塔寺</p><p class="ql-block">始建于西晋太康二年(281),王羲之在这里写过的《心经》藏在碑林里。</p><p class="ql-block">隋开皇十四年(594)复建,称至相道场。因三阶教创始人信行禅师圆寂后葬于寺院附近,故又名信行禅师塔院。</p> <p class="ql-block">张宝庆题</p><p class="ql-block">百塔寺在隋、唐时期盛极一时,规模巨大,殿宇宏伟,寺僧众多,占地千亩,有“骑马关山门”之美誉。</p><p class="ql-block">北宋金石学家张礼在《游城南记》中说:“百塔寺在梓谷(即天子峪)口,唐信行禅师塔院,今谓之兴教院,小塔累累相比,因谓之百塔。”可见宋时百塔寺规模犹存。苏轼曾宿。</p><p class="ql-block">明代百塔寺的规模还相当巨大。</p><p class="ql-block">民国初年,该寺残墟犹存,规模已大不如前,只留下北门城楼(即山门)垣墙、古槐、照壁依然可观。残垣内存殿堂三座,皆五开间,名禅兴堂、德道堂、十方道场。寺院后有藏经楼,另有僧舍六十余间,当时寺院住持为心开和尚。院内外有唐槐四株,重达两千余斤的铁铸古洪钟一口,直径四尺的黑铁锅两口,枝繁叶茂的参天银杏树一株,寺西有方形五级砖塔一座,直插碧空,独立终南。</p> <p class="ql-block">1700年银杏树,比古观音禅寺的还长300年</p> <p class="ql-block">诗也?何也?</p> <p class="ql-block">色也悠悠,空也悠悠。</p><p class="ql-block">不到天子峪,不见百塔寺。不到百塔寺,不知有庙这么小。</p><p class="ql-block">曾经骑马关山门的景象已经很遥远了,推开柴门,这棵繁茂的银杏树,见证了两千年的世事沧桑。</p><p class="ql-block">一场繁花,一世安宁。</p> <p class="ql-block">唐肃宗题:“兴教”二字。</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个墙矮,也没有右边可进车的这个门,在寺内阶上可远望潏河层层黛山。</p> <p class="ql-block">玄奘塔为方形五层砖结构,通高约21米,底边长5.2米。一层较高,面南辟龛室,内置玄奘塑像;二层以上实心壁面隐出倚柱,阑额,斗拱,叠涩檐下砌两排菱角牙子。塔身收分适度,造型庄重,为早期楼阁式塔的典型作品。</p> <p class="ql-block">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其弟子窥基法师和圆测法师也归灵于此,陪伴在玄奘灵塔左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侧弟子灵塔均为方形三层,高7米左右。其中“窥基塔”为唐永淳元年(682年)始建,大和三年(826年)重建;“园侧塔”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由终南山丰德迁来灵骨时所建。</p> <p class="ql-block">寺内藏有明代铜佛像、缅甸玉佛像各一尊,还有历代经卷数千册。</p> <p class="ql-block">特别注意到瑞兽。于两坡瓦垅交汇点,以兽严密封固,防止雨水渗漏,既收装饰美,又收护脊之实效。屋角檐部向上翘起,既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p><p class="ql-block">《大清会典》小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小兽的递减是从后面的行什开始的。故宫太和殿为等级最高的古建筑,角脊之上排列着10个小兽。</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真凉快!</p> <p class="ql-block">檐下,走走,看看,心静,顿悟。</p> <p class="ql-block">有多少人想把自己的名字和话刻在这里,这劲费的!</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绿树遮盖的路上,早上9:30出发~香积寺~百塔寺(内有银杏树外有老醋坊)~太乙宫~翠华山(四川人开的终南山居图吃红烧或麻辣石锅鸡套餐)~兴教寺~樊川路过淳风观(注意:右拐去望月路航腾路是盘山路,曲折,上下错车难)~航新路。(一天时间足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樊川路直走~华严寺~~牛头禅寺(内有杜工部祠)~樊川公园~长安公园~清凉寺</p> <p class="ql-block">去过大兴善寺、大慈恩寺、荐福寺、华严寺、广仁寺、香积寺、罔极寺、净业寺、草堂寺、卧龙禅寺、青龙寺、兴教寺、百塔寺、古观音禅寺、至相寺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查有:</p><p class="ql-block">八仙庵 八云塔 <u>百塔寺</u> 宝丰寺 宝庆寺塔 北极宫 本命殿</p><p class="ql-block">财神庙 <u>草堂寺</u> 城隍庙 慈悲莲舍 慈园 翠花姑庙</p><p class="ql-block">大阿弥陀寺 <u>大慈恩寺</u> <u>大秦寺塔</u> 大唐感业禅寺 大唐西市财神庙 大兴国禅寺 <u>大兴善寺</u> 大雄宝殿 大雁塔 大圆寺 丹阳观 地母宫 地母庙 殿中省 东峰山古庙会旅游景点 东狱庙 东岳庙</p><p class="ql-block"><u>法门寺</u> 法幢寺 法音寺 丰德寺 福恩寺</p><p class="ql-block">感业寺庙 高陵塔 高宗建寺 古恒州城隍庙 关帝庙 关帝庙(长安区兴隆乡北雷村卫生室东北) 观音庙 观音山 <u>观音禅寺</u> 观音禅院 观音塘<u> 广仁寺</u> 广泰庙 归元寺</p><p class="ql-block">海莲寺 还周殿 镐京观 红孩儿洞 弘阳宫 护国天王寺 <u>护国兴教寺</u> 户县文庙 户县祖庵镇 八所城隍庙 华佗庙 华夏财神故里庙 <u>华严寺 </u>化羊庙 慧静寺 火神殿 火神庙 火神圣母庙</p><p class="ql-block">基督教堂(纱厂东街) 极乐寺 <u>荐福寺</u> 结缘寺 金峰寺 金仙观 净业寺 聚仙宫庙</p><p class="ql-block">孔庙</p><p class="ql-block">勑赐蔫福寺 老母庙 老兴庙 莲花寺 棂星门 灵应寺 凌云佛苑 六神殿 龙定寺 龙泉寺</p><p class="ql-block">弥陀古寺 磨针观</p><p class="ql-block"><u>牛头禅寺</u></p><p class="ql-block">破山寺 普光明寺 普救寺 菩萨庙 菩萨庙(沿望路) 菩提寺</p><p class="ql-block">乾福寺 秦萯阳宫 青华宫 青华山卧佛寺景区 清凉古寺 <u>清凉寺 青龙寺</u></p><p class="ql-block">仁宗庙 瑞光寺</p><p class="ql-block">洒金桥清真古寺 女寺 三圣寺 三羲庙 三仙庙 禅经寺 善遵老幼慈乐园 圣母宫 石佛古寺 石佛寺 石龙寺 石婆庙 石塔 水陆庵 水陆庵(107省道) 思政殿</p><p class="ql-block">塔峪寺 太白庙 唐圣堂 唐昭慧寺塔 天池寺 天佛寺 天王殿 铁炉庙 铁炉寺</p><p class="ql-block"><u>延生观</u> 阎王庙<u> 药王庙 </u>腰祝古塔 怡神宫 迎福寺 玉皇庵 玉皇楼 玉皇庙 玉宁宫 遇仙宫 圆净寺 圆觉寺 圆通寺 云居禅院</p><p class="ql-block">斋堂 长安慈恩园 赵公明财神故里祖庙 赵公明财神庙 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 昭慧塔 昭阳殿 智炬寺 至相寺 芷阳塔 忠孝祠 祝国寺 资圣寺 总城隍庙</p> <p class="ql-block">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我国,发展至今,三大语系佛教活动场所已有3.3万余座,其中汉传佛教约2.8万余座。汉传佛教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僧,依据不同的佛教经典,逐渐形成三论宗(又名大乘空宗、般若宗、性宗、破相宗)、法相宗(又名瑜伽宗、慈恩宗、唯识宗)、天台宗(又名法华宗)、贤首宗(又名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和密宗(又名真言宗)八大佛教宗派。这八大宗派的祖庭寺院共有十二座(又说十一座),其中西安占八座(又说六座和七座)。</p><p class="ql-block">依托汉传佛教祖庭寺院产生的中国佛教八宗,即性、相、台、贤、禅、净、律、密。</p> <p class="ql-block">大慈恩寺位于在唐代是长安城的晋昌坊。大慈恩寺是中国佛教唯识宗(又称法相宗、慈恩宗)的祖庭,唐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迄今已历1350余年。</p> <p class="ql-block">兴教寺,又称“大唐护国兴教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中国佛教八宗法相宗(又称唯识宗、慈恩宗)祖庭之一,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大兴善寺是隋唐皇家寺院,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隋唐帝都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位于长安城东靖善坊内(今西安市小寨兴善寺西街)。《长安志》卷七载:“寺殿崇广,为京城之最。”</p><p class="ql-block">密宗,又称唐密。</p> <p class="ql-block">青龙寺,又名石佛寺,佛教八大宗派密宗祖庭之一,唐朝佛教真言宗祖庭。1996年,青龙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p> <p class="ql-block">草堂寺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三论宗”的祖庭,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是佛教中国化的起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p><p class="ql-block">三论宗,又名大乘空宗、般若宗、性宗、破相宗。</p> <p class="ql-block">净业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律宗”祖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北麓,距西安市约35公里。</p><p class="ql-block">律宗,又称南山律宗。</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是“佛教八宗”之一“华严宗”的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p><p class="ql-block">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西庐山东林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净土宗以江西庐山东林寺和陕西西安香积寺为祖庭。因初祖东晋高僧慧远(334年-416年)居住于庐山东林寺,而二祖唐朝善导法师(613年-681年)圆寂后,弟子怀恽为其修建了香积寺,使这两座寺院都被尊为祖庭。</p> <p class="ql-block">三论宗以陕西户县草堂寺为祖庭,以南京栖霞寺为江南的三论宗祖庭。草堂寺始建于东晋,公元401年,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曾在此用草搭建成草堂,住在这里翻译佛经,因此得名草堂寺。</p> <p class="ql-block">天台山国清寺,是佛教八宗之一“台宗”的祖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p><p class="ql-block">天台宗,始祖庭河南光山县净居寺,光大于浙江天台山;天台宗由陈隋时期的高僧智顗[yǐ]所创,由于智顗长期居住在天台山,因而得名天台宗。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主要教义。《妙法莲华经》简称为《法华经》,所以天台宗也叫法华宗。</p><p class="ql-block">日本的日莲宗即源于我国天台宗,是九世纪初由日本僧人最澄将天台宗传到日本的。如今的日本天台本宗、日莲宗都很兴旺。</p><p class="ql-block">(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公元581年到618年,其中南北朝后期指的是581年到589年陈隋时期。)</p> <p class="ql-block">禅宗以河南嵩山少林寺为祖庭。禅宗的始祖为菩提达摩,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禅宗在六祖慧能时期达到鼎盛,《六祖坛经》成为禅宗教义的代表作,慧能高僧也被认为是禅宗的真正传承人。在中晚唐以后,禅宗成为我国佛教的主流。</p><p class="ql-block">禅宗又称佛心宗、达摩宗、无门宗,祖庭河南嵩山少林寺,广东韶关南华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