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的德累斯顿

兰花草

<p class="ql-block"> 德累斯顿,被誉为“易北河的佛罗伦萨”,是一座拥有8个多世纪的历史名城,曾经是德国最美的城市,以“19、20世纪文化建筑的瑰宝”而蜚声世界。</p> <p class="ql-block">  二战期间,1945年2月13日,一夜之间,这座德国的建筑瑰宝毁于英美联军的轰炸。</p><p class="ql-block"> 英国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说:“德累斯顿被毁,具有史诗般的悲剧性。这座象征着德国巴洛克式建筑之最的城市,曾经美的让人惊叹,而纳粹期间,它又成为德国的人间地狱。“</p> <p class="ql-block">  二战结束以后,经多方筹措,德累斯顿开始重建,1990年东西德统一以后,加快了重建德累斯顿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 辉煌的文明曾在废墟中被埋葬,但它从未被从地图上抹去。”</p> <p class="ql-block">  由于大批德国青年在二战中阵亡。许多德国妇女走出家门,不辞辛苦,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支撑着德国的复兴,于是就有了“瓦砾女人”这个在战后重建中的专门术语。</p> <p class="ql-block"> 德累斯顿圣母教堂,经过13年的重建,於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从看上去呈现出来的黑灰色调, 我觉得这座教堂依然留存着战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这座教堂在重建过程中,经历过硝烟炮火洗礼的建筑材料和旧砖瓦,有43%被重新使用,从废墟中扒出来的7110块旧砖,有3539块用于建筑新教堂。</p><p class="ql-block"> 烟熏火燎的黑色碎石砖瓦,一块块的嵌在黄褐色的外墙上,构成了斑驳的二战回忆。</p> <p class="ql-block">  德累斯顿森珀歌剧院,1945年2月13日毁于二战炮火,40年后,1985年2月13日,为纪念二战胜利40周年重新开放。</p><p class="ql-block"> 开放之日,上演的剧目是: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德国人对音乐的爱好可谓是全民性的,音乐在德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来到森珀歌剧院,我们看见:老师带领学生来到这里,孩子很小,看上去好像是小学生。</p><p class="ql-block"> 但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可爱的孩子们,快乐成长,。</p> <p class="ql-block">  茨温格尔宫,是德国最为恢宏、重要的宫殿之一,1485年起便是历代萨克森王国统治家族的居住地,也是该地区的政治权利中心。</p><p class="ql-block"> 宫殿在二战中毁于战火,战后,德国人收拾废墟中的瓦砾,一砖一瓦地重新拼接,历经18年,终于在1963年,按照原貌恢复完成重建,并且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女儿夫妇茨温格尔宫留个影。</p><p class="ql-block"> 茨温格尔宫,现在以“德累斯顿国家艺术馆”的形式对外开放,馆内珍藏着历代君王佩戴的王冠、珠宝、首饰、绘画、雕塑、军械…等珍稀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这座宫殿不仅融合了多种建筑艺术风格,颇为雍容华贵,而且,宫殿广场上鲜嫩绵软的绿茵草坪,活灵活现的石雕,永恒又古老,让我们即放眼豪华浪漫,又仿佛置身远古时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过这里~德累斯顿茨温格尔宫。</p> <p class="ql-block">  德累斯顿的“圣母教堂”、“森珀歌剧院”“茨温格尔宫”以它们豪华浪漫、雄伟壮观、独具匠心的再生,折射出德国人执著严谨、勤奋坚韧的工匠精神。</p> <p class="ql-block"> 今天,德累斯顿,这座浴火重生的神奇都市,许多建筑物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折射出琥珀色的光芒,它闪耀着德意志的历史,不断新生,勇往直前。更是整个德意志民族坚韧不拔、坦诚自信、不屈不挠的名族气节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