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川陕豫九日游(七) 2023.7.5~7.13·溧阳

天目缘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p> <p class="ql-block">龙门博物馆的藏品主要为龙门石窟艺术及周边自北魏至唐的重要佛教文化遗存,造像,题记,佛教器物都代表了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历经北魏至隋唐的最高水平,北魏永宁寺遗存更是精美绝伦,举世罕见。龙门博物馆收藏的河洛文明遗存包括了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夏、商、周、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文化;陶瓷、砖石、金铜、绘画、科技等,门类全,级别高。青铜器、唐三彩、唐白瓷、汝瓷、全辽舆图、王铎手卷等更是闻名遐迩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龙门博物馆同时也留意于民间文化遗产和当代艺术的发现,保护与发扬。龙门博物馆征集的民间老艺人的作品如浚县泥咕咕淮阳泥狗狗、朱仙镇年画等,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龙门博物馆集中了部分当代艺术家,分为国画,书法,西画,雕塑四个门类,朝气蓬勃的洛阳美术院即位于龙门博物馆内。</p> <p class="ql-block">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端庄的面容,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得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睿智而慈祥,令人敬而不惧,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大佛,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通高17.14米,梵语“卢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阳神信仰而来。</p><p class="ql-block">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大佛开凿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这是唐高宗李治为其父皇李世民做功德而建的。当时还是李治皇后的武则天为这个工程捐助了两万贯胭脂钱,用当时的粮食价格换算过来相当于现代的六百多万人民币。佛像一凿就是3年9个月。</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主要有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外国人开窟造像,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的《十字卷碑》“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是宋代道教哲理大师陈抟所书的,仔细发现“岸”字少一横,“逸”字少一点,这正对应着陈抟老祖为人的放荡不羁。区区十字,但意义深远。《史记》载:孔子到洛阳向老子求教礼乐制度,赞佩不已,说:“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天上,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陈抟于是写了这十个字称赞老子。这个石碑置于此处,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并蓄,在龙门石窟这个佛教圣地,突然有一块石碑赞扬道家始祖老子,且没人觉得不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