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大单元”,共酿教育“大智慧”—霍州市教育科技局学科培训团队小学组研学纪实(三)

综合组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强调:“注重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作用,丰富创新评价手段,注重过程性评价,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 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2年新课标颁布以后,为了尽快落实新课标理念落实到教学当中,霍州市教育科技局在暑期组织教师培训团队于2023年7月14日赴上海参加新课标下“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学习与作业设计训练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月15日 上午听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雷浩教授关于</span>大单元设计的整体性、逆向性、层级性、过程性、进阶性。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学习任务设计的内在逻辑从“是什么”“为什么”的《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下午聆听了杨向东教授的《素养导向下的学业质量标准与考试评价改革》精彩讲座。</p><p class="ql-block"> 7月16日 雷浩教授分享了单元学习任务设计四步走:◇分析学情与教材 ◇分创设真实情境◇根据要素编写任务◇分设计评分规则。听完专家的讲座,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p> <p class="ql-block">  7月17日迎来了最为热烈的学员论坛,大家围绕大单元教学各抒己见。</p> <p class="ql-block"> 薛云龙老师认为:</p><p class="ql-block"> 基于核心概念的大单元教学,对于小学科学学科来说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理解科学本质,由过去的教学知识技能学习转向学生能力、品格与观念的培养,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解决了我们在大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与问题,将会对我们今后指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引领课程改革、完善评价体系、落实核心素养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 李秀萍老师认为:在大单元学习中介入真实情境与任务,必须强调“真实”。第一,把真实情境与任务背后的“真实世界”直接当作课程的组成部分,以实现学生的“真学习”。课程作为专业实践,不排斥学科世界、符号世界,但反对虚假、虚构,甚至过多的虚拟,这样,培养出来的新人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努力造福世界。 第二,要衡量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最好的做法是让学生“做事”。因为做事可以考查学生所学的知识、展示出来的技能、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推论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等。做事需要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某项任务。因此,“真实”是教学与评价时所使用的情境与任务必须具有的属性。</p> <p class="ql-block"> 高秀平老师认为:本次学习,让我们对“大单元学历案”有了一定的了解,充分认识到它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性。学习任务和评价任务的设计是整个学历案的核心,是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和培养素养的必由之路。所以,它的设计和实施就尤其重要,无论是在学科中、单元中和课时设计中占重要地位。学习任务和评价任务设计的主旨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做事来学习,做事即完成真实情景下的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发展关键能力,完善必备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研究的路上,我们携手前行,学而思,思而行,逐梦数学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  郭亚茹老师认为: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地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真实性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学习从低级走向高级。对于学生而言,要尽可能多地参与真实情境中的互动,在不断的互动中解决问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引领教学变革的重要引擎,倒逼课堂教学走向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更加有利于提升教学整体站位,落实学习中心理念。</p><p class="ql-block"> 教师更应该关注素养的整体性提升教学站位。打破碎片化学习,让知识从孤立零散走向关联、从无序走向序。摒弃以课时或知识点为单位的碎片化设计,走向完整而相对独立的学习历程设计。在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在教学中看到的不再是某一个学习行为或学习活动,而是学生从认识、理解到反思再到迁移应用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  焦学梅老师认为:两天的培训学习,让我领悟了“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整体育人观,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高质量育人,基于核心素养,把握课标,分解课标,整合教材,确定大主题或大概念,在读懂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任务、及时评价、作业优化设计、总结反思等“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学习设计,把评价任务和评价目的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及学习任务的开展紧密结合,保持一致,拫据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及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任务评价。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学习任务驱动下形成技能和能力。从而促进素养的提升。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脚步不停,思考不止”,且学且思且行。</p> <p class="ql-block">  柴红燕老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p> <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教育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转变,教育改革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近期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不仅要使学生在学科知识与能力上达到优秀标准,还应当体现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归根结底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正确对待职业、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