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诵读红色家书,学习革命精神!为持续开展校园清廉文化建设,弘扬清廉家风,传承红色经典,钧台中心小学在暑假期间开展红色家书亲子共读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革命英雄的红色家书,让学生从各个红色故事当中,了解革命英雄事迹,懂得我们现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生活,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诵读内容:</p><p class="ql-block">       《赵一曼的临别家书》</p><p class="ql-block">诵读者:</p><p class="ql-block">       钧台中心小学四2班袁滋晗及家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物介绍</p>  <p class="ql-block">  赵一曼(1905~1946),1905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封建地主家庭,原名李坤泰,学名淑宁,后改名李一超,赵一曼是她的化名。“五四”时期,赵一曼接受了进步思想,背叛了自己的家庭,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走上了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此后她入团、入党,并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积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就义前,赵一曼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视死如归,时年31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书诵读</p>  <p class="ql-block">  家书情重,信仰更比天高。赵一曼有儿女情长,更有英雄气节;是柔情母亲,更是钢铁战士。为了风雨飘摇的国家,为了水火之中的大众,在短短31年的生命里,她把一切都交给了党,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在艰苦卓绝的漫漫抗战中,浴血奋战、受尽酷刑,大义凛然、取义成仁。在生与死、家与国、个人安危与革命事业的抉择中,她舍弃了自己的宁儿,以换取大众的安宁。她没有给孩子普通母亲的爱,但她以无畏无惧的英雄行为,以高尚的品质、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精神,给了孩子最好的精神教育和行动榜样。这种超越母性、超越生命的大无畏的爱,这种追求真理的血性与坚守信仰的坚韧,堪称伟大之精神、英雄之气魄!</p>  <p class="ql-block">编辑:朱建伟</p><p class="ql-block">初审:杨留芳</p><p class="ql-block">终审:刘书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