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p><p class="ql-block"> 利辛县实验小学文化路校区</p><p class="ql-block"> 五(2)班 高 博</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各个时期,各个朝代都显露出独一无二的文化色彩。如果要说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非唐朝莫属。 </p><p class="ql-block"> 《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大唐的繁华,塑造了一个个才华过人、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电影的开头首先讲了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晚年的高适高中丞带领着自己的军队,撤离到泸水关。宦官程公公来到军营与高适对话,就此展开了高适从年轻到年老的回忆。这里我重点讲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要介绍的是杜甫。小时候的杜甫很可爱,他一直在长安城生活,连高适见了他,都称之为“顽皮儿童”。中年时期的杜甫已成熟了不少,可偶尔仍会透露出一点儿童的天真烂漫。在诗中他写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派和豪迈。</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高适。高适从小生活在村庄,一直和父亲生活、操练,他学会了家族流传已久的高家枪法。可是他的父亲英年早逝,青年时期的高适便挑起了复兴家族的重担。他决定去长安寻求机会,他一直奔波四方,在奔波的路上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他也曾在独自奔波的路上多次遇见过李白,在和李白交流的过程中,总能得到启示,于是两人渐渐成为知己。在高适50岁左右的时候,当上了节度使,可谓是大器晚成。</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要说的,便是一人堪顶半个盛唐的大名鼎鼎的李白。李白的父亲是一位商人,商人无论多么富裕,在当时都被认为是下等人,子孙后代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唯一能当官的方法只有靠人举荐。李白拜访过许多有名的官员,希望他们能够举荐自己,可没有一次成功。后来李白便开始游山玩水,他游遍了天涯海角,之后因为投了造反的永王,若不是高适的暗中相助,便会一命呜呼。从夜郎回来的路上,李白已经年过半百,想起了自己一生中的悲欢离合,他仰天大笑,写下了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李白身上有三种气概,分别是:傲气、骨气和仙气。傲气,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狂傲气概;骨气,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豪爽;仙气,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飘飘欲仙,连贺知章都称李白为“谪仙人”。李白,是豪放不羁的代表,是浮生若梦、浪迹天涯的表率,没有人不喜欢他。 </p><p class="ql-block"> 以上这些才华横溢的人物,铸成了盛唐的繁华,他们写下的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让我们“一日看尽长安花,一夜梦回长安城”,梦回到那个人才辈出,繁华和平的大唐盛世……</p>